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母亲3教案 冀教版-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母亲3教案 冀教版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会认1个生字,掌握本课生词。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品味作者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说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欣赏画面,看看这表现什么主题。(生回答:母爱。)
名人对母爱的描绘: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 1 \* Arabic 1.小组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易读错的字记录到纠错本上,并注上拼音,多读几遍。
= 2 \* Arabic 2.全班交流易读错的字音,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指名检查。
特别检查词语:敷衍 筹划 书籍 异域 嘱咐 就寝
字音:屠 倡 拆 樱 亏 婚
= 3 \* Arabic 3.指名朗读,全班纠错。
= 3 \* CHINESENUM3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 1 \* Arabic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概括段意。
= 2 \* Arabic 2.按照段意划分意义段。
= 3 \* Arabic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课文探究
1.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2.出示中心话题:说说老舍的母亲是怎样的人?从课文中找出能概括母亲性格特征的语句,加以概括总结。????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俭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3.重点分析2—9自然段,从中体会母亲勤俭诚实、做事认真;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坚强善良;深爱子女。
(1)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作者在刻画母亲形象时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这句精彩的白描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勤劳、辛苦。“终年”仅二字就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把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出来。)
(2)母亲做事永远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突出了母亲的做事认真仔细。)
(3)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突出了母亲乐于助人。)
(4)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斗气。(写出了母亲性格宽宏大度、不怕吃亏。)
(5)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他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突出了母亲性格中不软弱的一面。)
(6)第7自然段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作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这令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岂止是母亲全部的爱,也是母爱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7)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