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效果评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和非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则应用非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评定工具对患者做评定。结果出院时抑郁程度减轻及满意率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卒中后抑郁症效果
脑卒中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该病不仅能造成患者生理上的残疾,亦能使患者出现各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淡漠、易怒等,其中以抑郁最为常见。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它不仅使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时间延长,而且降低了生存质量,增加病死率。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社会负担,让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我们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ilton抑郁量表评分(HAMD)[1]评定gt;17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抑郁严重程度、自知力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临床路径组,路径的制订和实施A人员组成临床路径专家组由临床经验丰富的神经科主任、主治医师、营养师、药剂师、工作能力强的护士、康复师和后勤人员组成。B制订计划,由专家组人员制订诊断 治疗 标准和每天的工作计划、项目[2],临床监控指标和评估指标采取流程图形式,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宣教、抑郁程度、诊断、检查、治疗、护理、饮食、出院指导等为纵轴,如患者入院第一时间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自知力评定尽快安排相关检查和康复训练。C实施每一项目要认真执行并要有严格记录。未完成的项目要找原因。D评价对每天的工作量进行 总结 ,对未完成的项目由专家组组织讨论修正力求找到最适合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非临床路径组主要实行功能制和责任制护理。
1.3评价标准
采用HAMD对患者入院时、出院时进行评定。临床疗效根据HAMD减分率确定:≥75%为临床痊愈;≥50%为显著好转;≥25%为好转;lt;25%为无效。满意度调查:在患者出院前进行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Plt;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二组患者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临床疗效的比较,二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3讨论有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程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2倍[3]。脑卒中抑郁患者由于认知和行为能力的改变容易受生理、心理、社会等不良因素的侵袭,在遇到压力时产生消极的应对方式。
3.1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和原理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 3.2减少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
经研究结果表明,临床路径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比非临床路径组短,费用也比非临床路径组低。住院天数的延长严重影响了 医院 病床的周转,同时也增加了患者住院费用,加重患者的 经济 负担。同时也不利于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康复。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明确了每天每一时间段的工作项目,护士只需对照路径图实施 治疗 和护理,避免了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待医生指示后才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让患者得到快捷、高质量的护理,,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同时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参与也使患者从心理上感到自己得到重视从而更配合治疗,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提高了患者的自知力。从而加快了疾病的恢复。
3.2杜绝了对患者护理质量的差异发生率
由于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护理路径专家共同制定、评定的程序化的工作方式,并且有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参与,患者或家属清楚整个治疗计划,知道每天什么时间应该有哪些治疗和护理工作,从而杜绝了由于个人护理水平的差异而导致护理缺陷,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3.3简化了工作程序,充分体现了患者的个体性差异
临床护理路径工作程序化,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每一项目执行后有严格记录对未完成的项目由专家组组织讨论修正,找到最适合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考虑了患者个性化差异。流程图简单易懂易行简化了工作程序使护士有更多时间留给了患者增进了护患关系。
3.4即时纠偏
临床护理路径工作程序中工作组成员每天评价、 总结 ,发现问题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面对不同患者针对不同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3.6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临床路径组40例患者中满意达标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