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省郑州中原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证明(三)》单元综合测试 北师大版.doc

发布:2017-08-09约2.1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南省郑州中原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证明(三)》单元综合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等级 一、选择题 1.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菱形 (B)矩形、菱形  (C)矩形、正方形  (D)菱形、正方形 2.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3.下列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一定不相等的是A)正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直角梯形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四条边相等 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8,则它的面积为( ). (A)6  (B)12  (C)24 (D)48 6.如图1,在□ABCD中, ∠B=110°,延长AD至F, 延长CD至E,连接EF,则∠E+∠F的值为( ) (A)110° (B)30° (C)50° (D)70° 7.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D=90°,若AB=3,BC=5, 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A)6 (B)10 (C)12 (D)15 8.如图3,把菱形ABCD沿着对角线AC的方向移动到菱形A′B′C′D′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菱形ABCD的面积的.若AC=,菱形移动的距离AA′是( ) (A) (B) (C)1 (D) 9.如图4,等腰梯形ABCD中,AD∥BC,AE∥DC,∠B=60o,BC=3,△ABE的周长为6,则等腰梯形的周长是( ) (A)8 (B)10 (C)12 (D)16 10.如图5,在矩形ABCD中,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BC上从B向C移动而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 (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少 (C)线段EF的长不变 (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1.如图6, , 要使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还需补充 一个条件是 . 1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8cm、10cm,则它的边长为 cm. 13.在直线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7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 2. 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 S2. S3. S4,则S1+S2+S3+S4=_______. 14.如图8,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长分别为2和5,P是对角线AC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C重合),且PE∥BC交AB于E,PF∥CD交AD于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 _____. 15.如图9,等边△ABC中,D、E、F分别是AB、BC、CA边上的中点, 那么图中有_________个等边三角形,有_________个菱形. 三、解答题 16.如图10,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 求证:∠BAE=∠DCF。 17.如图11,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2,BC=4,高DF=2,求腰DC的长。 18.已知,如图12,在□ABCD中,E为AD的中点,CE的延长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CD=FA. (2)若使∠F=∠BCF,□ABCD的边长之间还需再添加什么条件?请你补上这个条件,并进行证明(不要再添加辅助线) 19.如图13,在梯形ABCD中,AB∥CD,AD=BC,延长AB到E,使BE=DC,连结AC、CE,你能用几种方法说明AC与CE相等?请你写出一种推理过程. 20.已知:如图14,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EF⊥BC, EG⊥CD,垂足分别是F、G。求证:AE= FG. 证明(三) 一、选择题:1.D 2.A 3.D 4.A 5.C 6.D 7.C 8.D 9.A 10.C 二、填空题:11.AD∥BC(或AB=DC) 12. 13.4 14. 15.5,3 三、16.可证BAE≌ 17.DC= 18.(1)可证DEC≌ (2)只需证BC=2AB 19.略 20.连结EC,证AEB≌即可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