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

发布:2017-01-11约2.4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欧阳换群 一、单元教学内容 1、前后(认识前后) 2、上下(认识上下) 3、左右(认识左右) 4、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前后、上下与左右。这些内容是“图形与位置”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本知识。应该说,每个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有一些辨认方向的知识。不同的是有些是凭借着经验进行判断,而有些则是理性地进行思考。所以说,学生在接触本单元时,他们的生活经验已经为学习打下了基础,而学好本单元的内容则能把他们原有的经验转化为较为规范的数学知识。 有人认为,这个内容“太简单,不必教”,而且“不像数学”。其实,所谓简单,只是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联而已。“前后、上下、左右”实际上是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型”,“空间定位”既实用又很有学问,比如:在空间物体定位需要几个条件?在平面上呢?当然,这不是一年级学生能讨论的,但小学阶段就要打下一点基础。这类问题既有“数学味”又是学生可以学好的。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逐步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难点:能确定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五、课时安排 内容 建议课时数 前后 4 上下 左右 教室 机动 1 《前后》集体备课(第二稿) 主备人:欧阳换群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0~6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能力目标: 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情感目标: 感受前后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前后的数学事实,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1、听儿童故事《龟兔赛跑》引出“前后”。倾听《龟兔赛跑》,观察画面,思考比赛前后的不同情况。(时间掌握在2分钟内) 【设计意图】 通过故事引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 2、理解“前后”的意义。 ⑴书写“前后”两字。(教师一边板书“前后”,一边指导学生书空) ⑵指出教室的前后各有哪些物体。 3、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⑴指出老师前后的物体,引出矛盾,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按要求指出老师前后的物体与学生前后物体,并进行比较,体验前后物体的相对性。学生可能会说出老师前面的讲台、学生、墙报或后面的黑板等。 ⑵改变老师、学生的方向,进一步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4、学生谈谈对“前后”的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周围事物前后位置的判断和相对位置的理解,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例和活动过程中,体验“前后”意义及相对的一面。 二、构建情境,活动储备 (一)活动:排队买票 1. 课前笑笑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今天动物园举行一场动物运动会,她要去现场做采访报道。你们想跟着笑笑一起去看看吗? 2. 到了动物园门口,笑笑在做什么?(电脑演示图。) 3.笑笑排到哪儿,她前面有几个人,她后面有几个人? 4.你在你们组里排第几个,前后都有几个人?谁在你的前面,谁在你的后面?活动:百米赛跑 1. 同学们,紧张的百米赛跑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有哪些运动员参加比赛。预测一下谁得冠军。(电脑演示图。) 2. 比赛开始,你看到了什么?(电脑演示图)(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小动物之间的前后关系,用“前”或“后”说一句话,并注意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跑步比赛继续进行,马上要到终点,现在你看到了什么?(电脑演示图)两人一组交流。 3.集体反馈交流。 4.讨论:小松鼠跑在前面还是后面呢? 5.交流反馈。小松鼠和小鹿比,小松鼠在后面;小松鼠和小白兔、小乌龟、小蜗牛比,小松鼠在前面。          (图)         (图)        (图) 6、学生活动。教师安排几个学生到讲台前排成一列,让学生说一说学生排队中的前后关系。 (三)活动四:卡丁车赛 1. 紧张的百米赛跑刚刚结束,更加激烈刺激的卡丁车大赛就要开始了(电脑演示图)。你能知道什么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们俩能根据这些信息,用手中丁车图片摆出比赛的画面吗? .四人一组交流检查。 .集体反馈。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看到了比赛的画面,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