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市罗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9.13.1 提取公因式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doc

发布:2017-09-01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13.1 提取公因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学会用提取公因式方法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一比“复习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类比学习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通过与多项式的乘法相比较,发展逆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的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难点: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并能逆运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出公因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比一比:谁算的快并说一说方法 37×102+37×95+37×203 讲述:乘法分配律 反之: 这样的变形我们今后经常会用到。 逆用乘法分配律 37×102+37×95+37×203 =37×(102+95+203) =37×400 =14800 相关概念 一、多项式因式分解 观察:每行两个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有什么区别? 提问:我们把右边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化叫做多项式因式分解,你能说一说何为多项式因式分解吗? (1) (2) (3) (4) 二、提取公因式法 表示 表示 提问:和都有相同的哪个因式? 讲述:一个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含有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讲述:把m提出来放在括号外,把提出公因式后的式子放在括号里,这种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取公因式法。 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可以把该公因式提取出来作为多项式的一个因式,提出公因式后的式子放在括号里,作为另一个因式。这种分解方法叫做提取公因式法。 三、试一试 提取公因式法分解下列各题 (1) (2) (3) (4) 提问:是如何确定公因式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完整: 提取的公因式是各项系数的最大公因数(系数都是整数时)与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的积。 回答: 左边是整式的乘法运算 右边是几个整式的积 学生相互补充回答 试一试: 不是,右边不是整式的积的形式 不是,这是整式的乘法 是 是 都有相同的因式m 听讲 回答:各项系数的最大公因式 与各项都含有的字母的积。 例题分析 例1:分解因式 (1) (2) (3) (4) 解:(1)(想一想公因式是什么?) 提问:如何检验因式分解的正确性? (2) (1不能漏掉 ) (3) (第一项是负号,先提取负号) (4) 各自独立完成 听讲 用整式的乘法检验 解: 课堂小结 注意点: 如果某项全部提出,那么注意括号内还必须留有1 当第一项的系数为负数时,一般应先提出负号,括号内各项要变号。 课堂练习 书:练习9.13.1 作业 练习册9.13.1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