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冠心病(11本学生).ppt

发布:2017-11-20约5.22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心电图(ST段抬高的MI)动态改变 超急性期 数小时内,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 急性期 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出现病理性Q波 亚急性期 ST段抬高持续数日于两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变为平坦或倒置。 恢复期 数周至数月后,Q波呈V形对称性倒置,可永久存在 定位诊断(了解) V1~V3前间壁, V3~V5局限前壁, V1~V5广泛前壁, Ⅱ、Ⅲ、aVF下壁, Ⅰ、aVL高侧壁, V7、V8正后壁, Ⅱ、Ⅲ、aVF、右胸导联下壁并发左室梗死。 2.血液检查:白细胞、红细胞、C反应蛋白 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即刻、2~4小时、6~9小时、12~24小时 (1)心肌肌钙蛋Ⅰ或T(cTn Ⅰ 或cTn T):最特异、最敏感、首选指标 (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适于早期诊断和再发诊断。连续测定峰值是否前移可判断溶栓效果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CK-MB 心肌梗死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病史 2.心电图动态演变 3.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 鉴别诊断 心绞痛与心肌梗塞鉴别表 临床表现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 疼痛性质 闷痛、紧缩感 压榨性、更剧烈 疼痛时限 几分钟 几小时以上 硝酸甘油作用 疼痛迅即消失 无效 心电图改变 ,ST段 发作时压低,恢复快 显著抬高,逐渐恢复 ,QRS波群 不改变 异常Q波 血清心肌酶 正常 常增高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2.解除疼痛 3.再灌注心肌 4.消除心律失常 5.控制休克 6.治疗心力衰竭 7.其他:抗凝、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ACEI、极化液 1.一般治疗 (1). 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1周 (2).吸氧 根据病情间断或持续给氧2~3天 (3). CCU监护 1)心电、血压、呼吸监护至少3天:24小时内的心律失常非常严重,要积极纠正,除颤仪处于备用状态。  2)心肌坏死标志物监测:了解病情变化 (4).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2.解除疼痛 肌注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 吗啡皮下注射,有呼吸抑制者禁用吗啡 可待因或罂粟硷,肌注或口服 硝酸酯类药舌下含服、静脉滴注或泵入 再灌注心肌是解除疼痛的极有效方法。 3.促进缺血再灌注(越早越好) (1).冠状动脉血管介入术(PCI) (2).溶栓治疗 常有的药物有 1)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链激酶和尿激酶; 2)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瑞替普酶……) (3).紧急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6小时以内(现在允许12小时内) 思考:溶栓的禁忌症会有哪些? 4.消除心律失常  (1).发现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利多卡因50~100mg静注,心律恢复后1~3mg/min的速度静滴维持。 (2).发生心室颤动或持续室性心动过速时,尽快电复律。 (3)缓慢性心律失常用阿托品肌注 (4)伴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房室传导阻滞宜用心脏起搏器 (5)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不能控制时,考虑电复律。 5.控制休克 补充血容量 应用升压药 血管扩张剂 纠正酸中毒 辅助循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7.其他治疗 抗凝疗法:在溶栓治疗前后进行,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美多心安 极化液(钾1.5g+普通胰岛素10U+10%葡萄糖500ml)静滴 作用:恢复心肌细胞膜极化状态,减少心律失常 护理评估 AMI是最常见的心血管急症! 急诊室接待病人:描记心电图、带心电监护、给氧(2~5L/min)、建静脉通道、抽血送检 迅速评估病史:尤其是对胸痛发作史的评估,意识和生命体征的评估 关注心电图、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检查结果 护理诊断 疼痛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猝死 活动无耐力 有便秘的危险 恐惧 第七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温医护理学院 陈军664061 wzcj@wzmc.edu.cn 何为动脉粥样硬化 正常动脉血管壁由内膜、中膜、外膜构成。 粥样硬化斑块: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以及细胞内、外脂质积聚。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处内皮易损伤使局部血栓形成。 何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