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日光温室土壤盐害对黄瓜栽培影响及预防.doc

发布:2018-09-09约3.3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日光温室土壤盐害对黄瓜栽培影响及预防   摘要 本文通过对黄瓜栽培中影响土壤盐分累积原因的分析、探讨, 为日光温室土壤盐分控制提出依据, 从而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土壤盐害 黄瓜栽培 影响及预防   在日光温室栽培黄瓜中, 由于常年重茬栽培以及落后的施肥观念、肥水管理方法、温室内特定的环境条件, 使得温室内土壤表层盐分积累日趋严重, 土壤盐分的积累已成为影响黄瓜栽培中产量和品质持续提高的主要障碍。为摸清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土壤盐分积累情况, 作者对靖远县北湾镇日光温室黄瓜栽培较早的一些村采土, 进行了盐分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土壤样品含盐量是温室外或邻近田块的3~4 倍, 有45%的温室已出现比较严重的盐渍化, 主要是硝酸盐、氯盐和硫酸盐含量大大超标。日光温室中土壤的盐分积累日益增多, 对黄瓜的生长影响比露地明显。      1 日光温室内土壤盐害症状      日光温室内土壤中可溶性盐分浓度过高时, 在田间持水量较低的情况下, 土壤表层白色(返盐现象), 并且板结。受盐害的黄瓜一般表现在嫁接苗难以成活、立苗困难; 植株矮小, 发育不良; 叶色浓绿, 叶片边缘有波浪状的枯黄色斑痕,或叶片向外翻卷, 呈伞状, 变脆; 严重时, 从叶片开始失水萎蔫, 干枯变褐, 根部发生褐变、枯死, 整株凋萎死亡; 严重的则花打顶、果实变苦等现象, 导致黄瓜产量、品质下降。      2 形成高盐的原因      2.1 施肥量大   日光温室施肥量比露地大, 一般为露地施肥量的4~6倍。目前市场上的肥料种类繁多, 菜农们对各种肥料的作用及黄瓜的生长习性和需肥特点了解不够全面, 认为只要多施肥, 就能多产出, 往往为获取一季的丰产而盲目大量施用肥料。而施到菜园中的氮肥, 除部分被黄瓜吸收及土壤胶体吸附、固定和挥发外, 残留在土壤中的氮肥可氧化成硝态氮, 并以各种硝酸盐的形式溶解在土壤溶液中。同时, 化肥的副成分如氯化钾中的氯离子, 也能与土壤中的钙或钠结合形成氯化钙或氯化钠而溶解于土壤溶液中, 从而导致土壤溶液中的盐浓度增高。另外, 黄瓜对氮、磷、钾肥的需求比例约为4∶2∶5, 而实际中所施肥料中氮、磷、钾比例极不协调,氮、磷肥利用率不足10%, 也造成了盐分在土壤中的积累。据此认为, 肥料的高投入是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增加的主要原因。      2.2 土壤中水分向土表运动导致盐分向表层积聚   露地土壤水分运动总是时上时下, 日光温室是人为创造的利于黄瓜反季节生产的小环境, 是一个封闭系统。其顶部几乎周年为塑料薄膜所覆盖, 长期无降雨淋溶, 温室内土壤施用的大量矿质肥料既不能随雨水流失, 也不能随雨水淋溶到土壤深层, 而是残留在土壤耕层内。加之温室内长期处于高温状态, 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 致使地下水和土层内的水分不断上升, 从而使盐分随水带至表层。这两种作用的结果使表层土壤溶液浓度加大, 当盐分积累达到一定浓度时, 就会对黄瓜产生盐害, 引起黄瓜生长受抑制, 产量、品质明显下降。      2.3 土壤湿度的影响   在日光温室内栽培黄瓜, 因为浅灌、土表施肥和浇水频繁, 耕层土壤湿度长期较大, 使土壤团粒结构受到破坏, 大孔隙减少, 通透性变差, 盐分不能渗透到土壤深层, 加剧了盐分向表层积聚, 灌溉水矿化度大也容易引起土壤盐分增加, 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下来, 如果施肥不讲究科学, 不仅会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而且会造成温室土壤板结, 盐渍化。      2.4 生施有机肥   由于有机肥的腐熟度不高, 往往生施。而日光温室内温度较高, 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施入后迅速分解挥发, 使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挥发掉, 而一些硫酸盐、有机盐及无机盐等残留在耕层土壤中, 也造成耕层内盐分的积累。      2.5 浇地下水   在靖远北湾地区由于工业污染对地下水造成含盐量升高, 并且其土壤本身含盐量较高, 所以浇地下水也可以造成耕层内盐分的积累。      3 土壤盐害的防治措施      3.1 增施腐熟的有机肥、生物肥   在基肥中适当地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 并施用一定量的生物肥, 结合深翻地, 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改善土壤通透性, 活化土壤, 提高地温, 有利于黄瓜侧根伸展,增加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提高自身抗盐力。有机肥分解时还可产生二氧化碳, 十分有利于黄瓜的生长发育, 增加产量, 提高品质。一般每亩应施优质有机肥不少于5 000kg, 并且要尽量多施一些热性肥料, 如鸡粪、马粪、羊粪等。因为增施了有机肥和生物肥, 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 这样既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又减少了土壤中盐分残留积累量。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