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技术分析报告.ppt

发布:2016-11-17约3.23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㈠选择原则 ①经济效益高 ②抗逆性强 ③迎合市场需求 ㈡常用品种 津绿3号 中荷4号 二、育苗 5、苗期管理 3、育苗 4、嫁接 ①嫁接方法 ②嫁接适期: ③靠接法操作方法: 5、嫁接后管理 三、定植 (一)整地 四、定植后管理 (三)结果期管理 黄瓜霜霉病 灰霉病? 症状:主要为害幼瓜、叶片、茎。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使花瓣腐烂,并长出灰褐色的霉层,然后向幼瓜扩展,使脐部呈水渍状,幼瓜迅速变软、萎缩、腐烂,表面长满灰褐色霉层。烂花、烂瓜落在茎叶上,引起茎叶发病,在叶片上形成浅灰褐色的大病斑,边缘明显;在茎上发病造成数节腐烂,瓜蔓折断,植株枯死。 发病规律:低温季节易发病,相对湿度94%以上、低温、光照不足、植株长势弱时发病严重,气温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足90%时停止蔓延。 黑星病 症状:幼苗期发病,子叶上产生黄白色圆形斑点,以后全叶干枯。成株期嫩茎染病,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以后变暗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长出灰黑色霉层;卷须染病变褐腐烂;生长点染病,经两三天烂掉形成秃桩;叶片染病,开始为污绿色近圆形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形成星状破裂;叶脉受害后变褐色、坏死,使叶片皱缩;瓜条被害形成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直径2-4毫米,中央凹陷,龟裂成疮痂状,溢出琥珀色胶状物。 发病规律:真菌引起病害,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靠风雨、气流、农事操作传播。种子可以带菌。冷凉多雨,容易发病。一般在定植后到结瓜期发病最多,大棚最低温度低于10℃,相对湿度高于90%时容易发生。 瓜蚜 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瓜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瓜苗生长缓慢萎蔫,甚至使植株提前枯死,老叶受害,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降低产量。此外,还能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1、药剂喷雾。 2、黄板诱蚜。 温室白粉虱 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群集叶背面吸食花木叶片汁液,受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严重时全株枯死;除直接危害外,粉虱成、若虫的排泄物,污染叶片和果实,诱发煤污病,造成减产并降低蔬菜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2、药剂防治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 3、设施消毒 4、加强管理 5、药剂防治 * * (一)营养钵育苗 1、建苗床 2、配制营养土 ①大田土60%~70%,宜在小麦、玉米等大田中无病虫害污染的地块取土,如果是菜园土,则以葱、蒜地的土壤为好。 ②有机肥占30%~40%,可用马粪或堆肥、厩肥。 ③将大田土和有机肥分别过筛,按比例充分搅拌均匀。为杀灭营养土中的病菌,每立方营养土中还应掺入多菌灵或其他杀菌剂80-100克。然后将各成份充分混合,倒堆两遍配制好营养土,装入营养钵内。将营养钵整齐地摆入苗床。 3、浸种催芽 ①烫种消毒水温:55℃左右(两份开水一份凉水) 注意:在烫种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如果在搅拌过 程中水温降低,要补加热水,保持温度10分钟。 ②浸种水温:30 ℃左右 浸种时间:3小时 ③催芽:浸种后将种子捞出,用纱布包好,在30 ℃左右的温度下催芽,“露白”后播种。 4、播种 ①为保证育苗期间充足的水分供应,减少幼苗生长期间的浇水量,在播种前要交足水。 ②播种时将种子平放在营养钵中央,这样种子黄瓜出苗质量好。 ③覆土,随播种随覆土,用手抓一把潮湿的营养土,放在种子上,形成2~3厘米圆土堆。有条件的播种后也可不覆盖营养土,覆盖沙子或蛭石,效果更好 ①在苗床上搭建小拱棚,提高温度。 ②黄瓜种子发芽适温30℃,冬季育苗很难达到,营养土温度应维持在15℃以上。 ③幼苗出土前育苗温室内的温度中午维持在35℃左右,以加快出苗速度。 ④幼苗期本出齐后,适当通风,降低温、湿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5 ℃—30 ℃ ,夜温12 ℃—13 ℃ 。 (二)嫁接育苗 1、嫁接意义 ①提高抗病性,有效防治枯萎病发生,克服连作障碍。 ②增产效果显著。 ③增强了植株抗逆性。 2、砧木选择 云南黑籽南瓜:抗病性强、生长势强,适宜于越冬栽培。 ①营养土配制与黄瓜种子处理与黄瓜营养钵育苗相同。 ②黄瓜播种5—6天后,播种南瓜。 ③南瓜播种后管理与黄瓜相同。 A、靠接(※) B、插接 C、劈接 南瓜苗 : 子叶展开,真叶刚刚露芯。 黄瓜苗:第一片真叶展开,第二片真叶刚刚露出。 A、用竹签除去砧木两片子叶中心的真叶及生长点。 B、削砧,用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