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6章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001].docx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学生在本节课中应培养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生命观念和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学会使用科学方法研究动物行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理解动物行为的意义,树立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生物世界充满探索欲望。在知识层面,学生对动物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探究过程认识不足。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素质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需要进一步培养。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动物行为研究的兴趣和深入理解。针对这些情况,本节课将通过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后续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动物行为研究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行为背后的科学问题。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动物行为研究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对研究过程的感性认识。
3.实施小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等步骤,亲自体验动物行为研究的过程。
4.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等,展示不同动物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辅助教学内容的讲解。
5.设置问题解决游戏,通过游戏化学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如观看关于动物行为研究的视频,阅读相关文章,了解动物行为的基本分类。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如何观察动物行为?”,“实验设计中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动物行为研究的基本方法。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行为的视频片段,引出“动物行为的研究”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观察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实例分析其优缺点。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动物行为观察实验,体验研究过程。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模拟实验,观察并记录动物行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动物行为研究方法。
实践活动法:设计模拟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研究方法。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物行为研究方法,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关于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分析作业,要求学生分析案例中研究方法的运用。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动物行为研究相关的书籍、网站等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案例分析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动物行为研究方法,拓宽知识视野。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动物行为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
(1)动物行为学经典著作:《动物的社会行为》(RobertM.Seyfarth,《Primates》杂志)、《社会行为的进化》(RichardD.Alexander,《TheBiologyofMoralSentiments》作者亚当·斯密)等。
(2)在线课程资源:国内外知名大学提供的免费在线课程,如《动物行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