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5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能力。通过学习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学生将能够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增强对国家领土完整的认识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同时,通过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层面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地图来获取信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地理特征描述。然而,他们在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地理现象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素质方面,学生对于国家领土完整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他们对于台湾省的地理特征和人文背景的了解有限,可能需要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直观材料来辅助学习。
行为习惯上,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问题,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此外,部分学生在课堂参与度方面较为被动,需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由于台湾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他们可能对这一地区的了解不够,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和了解台湾省的地理特征,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台湾省地图、地形地貌图片、台湾省特色文化及经济活动的视频资料。
3.教学工具:准备好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以便展示多媒体资源。
4.教室布置:将教室环境布置为便于学生讨论的形式,如设置讨论小组区域,确保学生能够自由交流。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详细内容:以展示台湾省的美丽风光图片和特色文化视频为导入,引发学生对台湾省的兴趣和好奇。教师简要介绍台湾省的地理位置,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台湾省有什么了解?它位于我国的哪个位置?”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2.新课讲授(15分钟)
详细内容:
(1)介绍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类型、水系分布等。通过展示台湾省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台湾省的主要地形区,如台湾山脉、中央山脉等。
(2)讲解台湾省的人文地理特点:民族、文化、经济等。通过展示台湾省特色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多元文化和经济发展。
(3)强调台湾省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介绍我国政府对台湾省的政策和立场。通过讲解我国政府对台湾省的政策,让学生明白台湾省在我国领土完整中的重要地位。
3.实践活动(10分钟)
详细内容:
(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学的台湾省自然地理特征,讨论并绘制一幅简化的台湾省地形图。
(2)每组根据所学的人文地理特点,列举出台湾省的三个特色文化和经济发展亮点,并简要说明原因。
(3)学生展示绘制好的地形图和列举的特色文化及经济发展亮点,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三个方面内容举例回答:
(1)关于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学生可以回答:台湾省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山脉有台湾山脉、中央山脉等;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等。
(2)关于台湾省的人文地理特点,学生可以回答:台湾省主要有汉族、高山族等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经济发展以工业、服务业为主。
(3)关于台湾省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回答:我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总结回顾(5分钟)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点以及我国政府对台湾省的政策和立场。同时,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地理素养。
总用时: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台湾自然地理》
-《台湾历史与文化》
-《台湾经济发展报告》
-《台湾省风土人情》
-《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政策》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并撰写一篇关于台湾省自然地理的短文。
-鼓励学生探究台湾省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民族构成、文化特色、经济发展等方面,通过收集资料,制作一份关于台湾省人文地理的PPT,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