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学2015年下半年第二次作业答案讲述.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软件工程学2015年下半年第二次作业
一、简答题
1、模块设计准则
答:1、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低耦合高内聚)
2、模块规模要适中
3、深度、宽度、扇入及扇出要适当
4、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
5、模块功能应该可以预测
6、降低接口的复杂性
7、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之内
2、总体设计的任务
答:1、设计系统的物理实现方案
2、设计软件的整体结构,划分程序功能模块,决定模块间的接口关系和传递信息;
3、设计系统全局的存贮数据结构
4、设计系统I/O的方式和格式;
5、设计系统安全性、出错处理及代码等
6、设计组装测试计划。
二、选择题
1、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进行的一种交互过程,适用于(A)系统。它从用户界面的开发入手,首先形成(B),用户(C),并就(D)提出意见,它是一种(E)型的设计过程。
供选择的答案:
A: ①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②需求确定的
③管理信息 ④决策支持
B: ①用户界面使用手册 ②用户界面需求分析说明书
③系统界面原则 ④完善的用户界面
C: ①改进用户界面的设计 ②阅读文档资料
③模拟用户界面的运行 ④运行用户界面原型
D: ①同意什么和不同意什么 ②使用和不使用哪一种编程语言
③程序的结构 ④执行速度是否满足要求
E :①自外向内 ②自顶向下
③自内向外 ④自底向上
答:A.① ; B. ③; C. ④; D. ①; E. ①
2、从下面关于程序编制的叙述中,选出3条正确的叙述。
① 在编制程序之前,首先必须仔细阅读给定的程序说明书。然后,必须如实地依照说明书编写程序。说明书中常会有含糊不清或难以理解的地方。程序员在作业时应该对这些地方做出适当的解释。
② 在着手编制程序时,重要的是采用既能使程序正确地按设计说明书进行处理,又易于找出错误的编写方法。
③ 在编制程序时,重要的是采用既能使程序正确地按设计说明书进行处理,又易于出错的编写方法。
④ 考虑到以后的程序变化,为程序编写完整的说明书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只要有了完整的程序说明书,既使程序的编写形式难以让人看懂也没有什么关系。
⑤ 编制程序时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程序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格式都应确定。其他各项规定都是附带的。无足轻重。
⑥ 作为一个好的程序,不仅处理速度要快,而且易读易修改等也都是重要的条件。为了能得到这样的程序,不仅要熟悉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还要注意采用适当的规格和单纯的表现方法,注意使整个程序的结构简洁。
答:①、④、⑥。
编制程序的过程实际上是根据设计的结果,用某种机器能够识别的程序设计语言,将设计翻译成机器代码的过程。因此,必须如实地按照设计说明书编写程序,至于设计说明书中含糊不清的地方,应在编程时分析人员或设人员协商,对这些地方做出适当的解释。另外,考虑到将来的程序的修改,必须为程序编写完整的说明书,同时程序必须编写得容易让别人看懂,这样程序才容易修改,修改时不容易出错,而且容易验证修改后的结果。还有,编写程序的人不需重新考虑程序要完成什么功能,这些已经在软件分析与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过了。
3、 测试过程需要3类输入:(A)、(B)和(C)。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图5.21中以完成测试信息处理的全过程。
供选择答案:
A~C: ① 接口选择 ② 软件配置 ③ 硬件配置
④ 测试配置 ⑤ 测试环境 ⑥ 测试工具
D~F:① 排错 ② 可靠性分析
③ 结果分析 ④ 数据分类
答:
A.②, B.④, C.⑥, D.③, E.① F.②。
4、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存期的最后一个阶段。软件工程学针对维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A),降低(B)。软件的(C)、(D)、(E)是决定软件可维护性的基本因素。软件生存期(F)的工作与软件可维护性有密切的关系。
供选择的答案:
A、B: ① 软件的生产率 ② 文档 ③ 软件的可靠性
④ 软件的可维护性 ⑤ 维护的代价 ⑥ 维护的效率
C、D、E: ① 可测试性 ② 互操作性 ③ 可理解性
④ 可修改性 ⑤ 可复用性 ⑥ 可管理性
F: ① 编码阶段 ② 设计阶段 ③ 测试阶段
④ 每个阶段
答:A.④, B.⑤, C.①, D.③, E.④, F.④。其中,C、D、E的答案顺序可互换。
原因说明: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存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持续时间最长、代价最大的一个阶段。软件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