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视听语言第1章.ppt

发布:2017-05-15约3.11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讲人:张 珂 * 2009-2010年第二学期 《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课程 本学期课堂要求 1、要求:认真、活跃、多元。 2、课程成绩=平时成绩x40%,考试成绩x60% 3、平时成绩=作业综合成绩(同时参考考勤记录) 4、考勤记录参考办法:迟到累计4次或旷课累计2次者,平时成绩为0分。迟到后补点名以迟到计,未补点名按旷课计。早退者按旷课计。 5、作业未按时完成2次或抄袭1次,平时成绩为0分。 《视听语言》课程 如果你是国庆阅兵总导演…… 《视听语言》课程 1、什么是视听语言? 2、怎样学习视听语言? 绪 论 《视听语言》课程 1.1、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的创造,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递信息但是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 不能随机变化。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 例子: 我(wo) 吃(chi) 馒头(man tou) 馒头(mantou) 真(zhen) 香(xiang) 规律: 语素+语法+修辞 目的:通过组合产生意义并进行沟通。 《视听语言》课程 1.2、影视艺术中的语言 例子: 《欢迎来到东莫村》野猪片段(0:55) 《视听语言》课程 1.3、视听语言的定义? 视听语言 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 的一种感性语言。 *视听刺激: 画面造型、镜头形式 -------- 语素、修辞-------- 镜头内 *合理安排: 蒙太奇与剪辑、声画关系-------- 语法 -------- 镜头间 例子:《罗拉快跑》与《毕业生》(1:40)的对比 《视听语言》课程 1.4、怎样学习视听语言? *理解进入影像的形象: 影像形象或者是一种符合人的审美愿望的完美形象,或者是有一定意义指向的选择性形象,这大大异于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形象。 例子:两组不同的交通事故对比 *要以新的眼光和思维看电影和电视中的形象,然后掌握关于视觉、镜头、画面创作过程和规律的知识,才能对自己的、别人的作品进行专业性的分析和评价,进一步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 《视听语言》课程 *本学期课程安排: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第二章:镜头形式 第三章:剪辑与蒙太奇 第四章:声音与声画关系 第五章:视听语言的风格化 作业1:口头影片分析练习 作业2:素材重编练习 作业3:静态电影创作练习 《视听语言》课程 第一节、景别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视听语言》课程 (一)景别的分类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 由近至远分别为 特写(人体肩部以上或者物体细节) 近景(人体胸部以上) 中景(人体膝部以上) 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 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大远景(比远景还要巨大的景别,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 《视听语言》课程 讨论:以下情景的景别运用 1、一群小孩子在比试放风筝 2、两军交战,骑兵突击 3、两个姐妹淘之间的私密聊天 4、一场发生在街头的追逐 《视听语言》课程 例子: 1、《追风筝的人》(26分)(大远景、远景) 2、《影子武士》(远景) 3、《蜗居》(22集第6分钟)(中景、近景) 4、《十月围城》(18:20)(全景) 5、《巴顿将军》开头 《视听语言》课程 结论:景的大小、远近实际上是对画面内容的一种控制和创作。 *景别意味着距离(观众与人、人与人) *景别意味着银幕空间(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 *景别交代特征(动作、形象) *景别强调细节(重要物件、强烈情感) 注意:所有艺术手段(怎么做)都是为了实现你的艺术表达(最什么)! 《视听语言》课程 (二)景别的内涵和功能 《视听语言》课程 大远景 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代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功能一: *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代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许多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经常使用大远景,开头是为了交代大环境,结尾是为了将观众的视线和情绪带离。 例子: 《郎在远方》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