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5).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盛会,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盛会,这是一次成功的盛会,是一次有特色,高水平的盛会! 世界给了中国十六天,中国给了世界五千年。奥运会让中国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让世界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 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北京召开奥运会对中国文化会产生什么影响?对奥林匹克本身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问:在丝绸之路上进行的商业活动和贸易活动为什么可以传播文化,有哪些文化得以传播了? 你能说说这四次内迁对温州会产生哪些影响? 温州历史上有五次大迁徙。一次外迁,四次内迁。四次内迁。 为 1.两晋中原丧乱,百姓南迁。 2.晚唐五代大批移民避乱徙温? 3.宋室衣冠南渡,并带来了大量北方流民。? 4.明、清耿王之乱和海禁时的人口迁入。清廷为禁止闽人通敌台湾,界定漳泉沿岸30里地禁止民居,百姓一律迁入内地。清庭平定之后,采取移闽补温政策,今平阳北港、西湾、苍南等地有一部分操闽南方言居民,大多为当时的移民。zxxk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zxx.k 贸易活动 我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民工潮等 人口迁徙 教 育 各种形式的学习、互派留学生、 孔子学院等 你是通过哪些手段或 工具了解到北京奥运 会的的有关信息 ? 1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2、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3、大众传媒的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面向大众、超越时空局限、传播各地大量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4、大众传媒的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 电子——网络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第ll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 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以上事实说明( )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大众传播已取代旧的传媒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05至1433年近30年的时间里,郑和前后七次航行到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从海外引进了珍异动植物和名贵药材、香料等,了解了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 明朝郑和下西洋是文化传播的典范,价值何在? 这对于我们今天发展文化有何启示?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时要按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正确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传播的意义——既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又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大众传媒及作用 知识小结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交流作用 1、传媒及其发展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 中华文化的使者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二)大众传媒:现代 文化传播的手段 商业活动 人口迁徙 教育等 1、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表明( ) A.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B.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D.知识文化具有继承性 单项选择题 C 2、(单选)“十五”期间,中华文化开始更多地走出国门,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目前,目前,我国已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与近千个国际文化组织和机构有着文化来往。年对文化交流量1360起,和10年前相比增长了5倍。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 ①各国人民相互了解 ② 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③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 消除东西文化间的差异 A.①②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