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测试技术复习内容.doc

发布:2017-08-20约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总复习 本课程基本任务是学习各种几何量、机械量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试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物理量检测的方法和仪器工作原理,具备根据具体测试对象、测试要求、测试环境选择合适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测试系统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检测技术基础 1检测方法和检测误差概述 2检测装置的基本特性 3常用传感器 4信号及其描述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熟悉检测方法的分类。 (2)熟练掌握测装置的静态特性;不失真测试的条件;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3)掌握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 (4)熟悉随机信号的主要特征参数。 (二)几何量误差检测 1零件的几何量误差 2尺寸误差的测量 3角度的测量 4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5圆度误差的测量 6同轴度误差的测量 7跳动误差的测量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掌握角度的测量,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圆度误差的测量,同轴度误差的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2)了解跳动误差的测量。 (三)应变和力的测试 1应变的测试 2力的测试 3扭矩的测量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掌握机械工程中常用的测力传感器。 (2)掌握扭矩的测量方法。 (四)位移的测量 1常用位移传感器及测量电路 2位移测量实例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掌握常见位移传感器及测量电路。 (五)机械振动的测试 1测振传感器 2振动的激励和激振器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熟悉常见测振传感器。 (2)了解振动的激励 (六)运动速度和转速的测量 1运动速度的测量 2转速的测量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熟悉运动速度的测量方法。 (2)掌握常用的测速方法。 (七)压力与流量的测量 1压力的表示方法及单位 2压力传感器 3压力测量仪表的选择和使用 4流量的测量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掌握压力的表示方法及单位。 (2)熟悉压力传感器。 (3)熟悉流量的测量。 (八)其他物理量的测量 1温度的测量 2无损检测技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掌握常用的温度传感器。 (2)理解无损检测的方法。 复习题(A) 一、填空 1.常用的金属电阻应变片有丝式和 箔式 两种。其工作原理都是基于 应变片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 。 2.压电式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压电效应 ,它的敏感元件多采用石英晶体 。 3.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可分为准周期信号和瞬变信号。 4.形状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而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 最小 条件。如果被测实际要素与其理想要素相比较能完全重合,表示形状误差为 零 。 5.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 金属的热电阻效应 ,即金属的电阻率随 温度 的变化而变化。 6.示值范围为0~150V100.0V时,测得电压实际值为99.4V,则该电压表的引用误差为 0.4% 。 7.根据测量误差的特征,可将误差分为三类: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和 粗大误差 。 8.涡流式传感器的变换原理是利用金属体在交变磁场中的 涡流效应 ;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对象必须是 金属导体 。 9.检测装置中,要实现不失真测试,即要求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精确的一致,测试装置的频率响应特性应分别满足 A(w)=A0=常数φ(w)=-t0w0.02mm/1000mm的水平仪,桥板节距为200mm,水平仪读数值为5格,则以线性值表示的误差值f为 20 μm。 二、选择 1.电桥测量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器的参数变化转为( )的输出。 A.电阻 B.电容C.电压 D.电.通常采用的压力敏感元件有( )A.柱形弹性元件 B.环形弹性元件 C.梁形弹性元件 D.波登管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 )信号的传感器。 A.适于测量任意 B.适于测量直流 C.适于测量缓变 D.适于测量动态 用脉冲锤激振时,为了获得较宽的激振频率,可( )A.增加锤头硬度 B.增加敲击力C.增大锤重 D.减小冲击力 选择二阶装置的阻尼比ξ=0.6~0.8,其目的是( )。 A.阻抗匹配 B.接近不失真条件 C.减小输出量D.增大输出量.: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两端相连组成闭合回路,当两个结点温度不相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电动势。如果在回路中接入一个毫安表,则表头指针会发生偏转,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2.霍尔效应:在置于磁场中的导体或半导体里通入电流,若电流于磁场垂直,则在与磁场和电流都垂直的方向上会出现一个电位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3.光或声的多普勒效应: 当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观察者所接收到的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