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推进高中数学课程改革.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与时俱进,推进高中数学课程改革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王继延 200062
jywang@math.ecnu.edu.cn
按照新课程理念与思想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深入展开,与其相衔接的高中阶段的新课程实验也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我们有必要对于这样的课程标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领会基本思想与理念,明确实施的方向与框架,脚踏实地地推进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全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在综合比较研究世界上相关的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数学课程标准,调查社会需求,并认真分析国内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以及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广泛听取数学界、教育界、数学教育界以及相关学科部分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要求,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理念,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的新的设计。它在保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力求改变目前数学课程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繁偏的状况。
《标准》认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具有基础性,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与此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
二、标准的框架
《标准》设置了必修系列课程和四个选修系列课程。如同其他学科,数学课程也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标准》为所有的高中学生设置了一定的数学内容作为必修课程。每一个高中学生,都应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学好这些必要而又基本的内容,这是所有学生共同数学需求,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必修课程的5个模块,包括基本初等函数、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算法、统计、概率、平面上的向量、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等内容是每一个高中学生都要学习的。其中算法是新增加的,向量、统计和概率是近些年来不断加强的内容。其他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往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内容,当然有些内容在目标、重点和处理方式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中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把握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通过收集和处理数据,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计算和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都是非常必需的。在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各种能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标准》所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为所有的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数学素养的所有公民而设置的。然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 仍然有进一步选修数学的必要。《标准》还为高中学生设置了四个系列的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体现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并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要,对于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它们依然是必要的和基础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
其中选修系列1和系列2,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设置的数学课程。选修系列1是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科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系列2则是为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在这两个系列中,有些内容是相同的,如常用逻辑用语、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有些内容从标题来看是相同的,但是在内容的要求上有所区别,如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还有一些内容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系列中,如框图只在选修系列1中才有,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计数原理、概率只在选修系列2中才有。
与以往的高中数学课程相比,《标准》选定的必修内容以及选修系列1和系列2的学习内容,基本上覆盖了1997年制订、又于2002年修改审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只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增加了一些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框图这样的新内容。 在概率统计方面,对于统计思想及其应用和随机概念有所加强。
另一方面,数学课程应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例如,避免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及讨论函数性质时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避免人为地编制一些求定义域和值域的偏题;对于数列中各量之间的基本关系的训练要控制难度和复杂程度;解三角形时,不必在恒等变形上做过于繁琐的训练。
《标准》不但继续强调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且赋予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的内涵。数学课程要始终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