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的有效评价.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刍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的有效评价
刍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的有效评价
作者:杨祖明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年第08期
一、对有效课堂基本特征及基本要求的界定
好课标准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思考这个问题并加以选择的数学教师才是好的数学教师。好课就是有效的课,我认为有效课堂特征可以概括为:明确的目标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挑战性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深刻的情感体验,教师适当的方式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清晰的反馈,学生有知识迁移和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任何一堂具体的高中数学课须正确回答并处理好七大问题: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是否简明扼要;选择的切入口是否能激发学生思考;教学行为是否是有效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关键内容是否经重锤敲打突破处理自然;教学过程是否有师生、生生思维的碰撞;课堂收尾和拓展是否得当。
二、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就数学学科而言,“怎么教”其实是远比“教什么”更重要的一个问题。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习俗的角度是从教学内容入手,着眼于教师的知识逻辑严谨正确,也讲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
一堂好的数学课,首先必须是选对如何传递教学内容的课。关于教学方法选择正确的课堂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教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2.所选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能创造性引入生活情境;3.课程目标能够有效达成,教的内容切合学生的知识发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 三、有效课堂三大关键教学行为
1.有效讲授。教学无论如何改革,“讲授”作为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仍然显得卓尔不凡。它以它的“优势”使之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延续下来,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好老师总是那些善“讲授”的老师、“能说会道”的老师。
2.有效提问(倾听)。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技术与艺术兼而有之),它的关键是能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问题”的有效性与问题切入的角度、资料的提供(问题的语境)、思维引导和精神引领的程度有关。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倾听也是一种对话。教师在“提问”之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并对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