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脱水与酸中毒ppt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脱水与酸中毒
脱水
概念: 机体由于水的摄入不足或丧失过多,而使体液容量明显减少的现象,称为脱水。
分类: 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三种类型。
(一)高渗性脱水
概念: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或单纯性脱水,是指以水分丧失为主而盐类丧失较少的一种脱水。
病理特征:血浆渗透压升高,血液浓稠,细胞因脱水而皱缩。
临床表现:患畜出现口渴、尿少和尿的比重增高等症状。
(1)发生原因
1.饮水不足: 咽喉疾病、 破伤风 、食道阻塞、 沙漠地区。
2.低渗性体液丧失过多(失水过多)
出汗过多,水分补充不足。
中暑、急性肠炎
3. 利尿药使用不当,低渗液损失过多。
如过量使用利尿剂(高渗糖、尿速);
不适当的使用发汗、解表药和泻下药;
(2)发展过程
由于血浆渗透压升高,机体常出现以保水排钠为主的过程:
①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间液大量被吸收入血→降低血浆渗透压,但却使组织间液的渗透压升高。
②血浆渗透压增高→动物产生渴感;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尿量↓
③血浆钠离子浓度升高→醛固酮减少→钠大量排出→尿液比重增大
④脱水持续→组织间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内脱水→细胞皱缩、分解代谢增强→酸性代谢产物(NPN)增多→酸中毒
⑤持续性脱水→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减少,散热障碍→脱水热、细胞脱水→脑组织体积缩小→运动障碍和昏迷、死亡
(3)高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
1、脱水热: 血液浓稠,循环障碍,皮肤、呼吸器官分泌和蒸发减少,引起发热。
2、酸中毒: 细胞脱水,细胞内氧化酶活性降低,代谢障碍,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3、自体中毒: 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间液得不到及时更新,有毒代谢产物滞留体内。
(4)临床特征
(1)轻度: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2%~5%,患畜可视粘膜干燥,皮肤弹性降低,有渴感,少尿,有酸中毒症状;
(2)中度: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的5%~10%,有明显口渴表现,皮肤弹性丧失,皮肤干燥,血液粘稠,心动过速,少尿,血浆尿素氮增高,精神沉郁;
(3)重度: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10%~15%,患畜少尿、无尿,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心音低弱,血浆非蛋白氮及血清钾离子升高,严重酸中毒,常导致患畜死亡。
(二)低渗性脱水
概念: 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是指盐类的丢失多于水分丧失的一类脱水。
病理特点: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容量及组织间液减少,血液浓稠,细胞内水肿。
临床:患畜无口渴感,尿量较多,尿比重降低。
(1)发生原因
⑴大汗、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补水不当(单纯补葡萄糖过量);
⑵利尿剂使用不当,如长期使用速尿、利尿酸、双氢克尿塞等排钠性利尿剂,使钠排出增加;
⑶慢性肾功能不足,钠重吸收障碍,或产H+不足而致钠损失过多;
⑷代谢病(如牛酮血症),为排出酮体而带走大量钠;
⑸肾上腺皮质机能降低,醛固酮分泌下降,使肾小管对钠的吸收不足,而随尿排出;
⑹反复或大量排放胸、腹水,也可引起H2O、钠丢失。
(2)发展过程
①血浆渗透压降低→抑制抗利尿激素(ADH)释放→尿量增多,血容量减少;
②血浆中钠离子浓度降低→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尿比重低③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间液的钠离子向血管内→脱水得到缓解
④盐继续丢失→组织间液中钠盐也随之丢失→组织间液渗透压降低→细胞水肿,组织间液因而显著减少。
⑤组织间液减少,水分又不断地由肾脏排出→血浆的容量愈来愈少→循环血量明显不足,血液浓稠,黏度增大,流速减慢,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⑥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减少→尿量也急剧减少→血中非蛋白氮浓度不断升高→氮质血症(呈现四肢无力,皮肤弹性减退,眼球内陷,静脉瘪缩等症状。)⑦严重的低渗性脱水→神经细胞严重低渗(脑细胞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3)临床特征
①轻度:相当于每公斤体重失氯化钠0.5g,患畜表现无力,不爱活动;
②中度:约每公斤体重失氯化钠0.73g,患畜常卧地不起,视力障碍,厌食,心率快而脉搏细微;
③重度:约每公斤体重失氯化钠1.25g,患畜出现昏迷等神经症状。
(三)等渗性脱水
概念: 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是指体内水分和盐类都大量丧失的一类脱水。
病理特点:血浆渗透压保持不变,水的丧失比钠盐稍多一些。(因肺、皮肤不断排出部分水,使渗透压升高。)
(1)发生原因
⑴呕吐、腹泻,丢失大量的消化液(胰液、胆汁为等渗,胃肠液为低渗);
⑵严重腹痛、肠梗阻等,肠内消化液分泌增多,大量血浆漏入腹腔;
⑶中暑、烧伤、大出汗,血浆由皮肤渗出,胸水、腹水的形成;
⑷低渗性脱水时,未补充水分,而从肺、皮肤不断失水演变而成。
(2)发展过程
①病初,水和钠同时丧失,血浆渗透压不变。②水分不断地从呼吸道和皮肤蒸发,因此水分的丧失略多于盐,故血浆渗透压升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