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宁市民族大道中段小学 数学 科五年级 下 册教案设计
教师姓名:谢海燕
单元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单元
教材
简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册通过让学生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能正确辨认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学生
学情
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 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 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 的乐趣中。
题 观察物体 教
学
目
标
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 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学
重难点 重点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 :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
准备
课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谜语导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一)整体观察
1、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 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
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
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
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1、做教科书例2
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板
书
设
计 观察物体
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教
学
反
思
单元 第二单元?
课 题 ?因数和倍数
学
目
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
重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准备
课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 2×6=12 所以 2 是 12 的因数,6 也是 12 的因数; 12 是 2 的倍数,12 也是 6 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 12 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 (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 1:18 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 12 的因数可以看得出, 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 那我们一起找 找看 18 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 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