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程纲要22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科目名称 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 基础课程 设计人 张卫丽 课程名称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学校 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适用年级 三年级 总课时数 110课时 日 期 2012年2月 编 写 依 据 依据一 基
于
课
程
标
准
的
分
解 一、本学段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的摘录:
第二学段(3~4年级)
1、有初步的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1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3、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14.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本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最为关键的一学年,其特殊地位要求三年级教材做好由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过渡。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外,还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本册教材,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切实推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的实现。 依据二 基
于
学
材
的
研
究 一、学材整体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个专题,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本册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二)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四)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六)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三、学材重难点
1、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训练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
3、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