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管插管堵塞的原因分析详解.ppt

发布:2017-04-09约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工气道堵塞的原因分析 病例: 吴某某,女,61岁,脑出血。患者气管插管,套管内吸氧5L/min,氧饱和度100%,心率70-80次/min,呼吸11-13次/min,。 前夜接班,患者痰鸣音明显,吸痰数次,感痰液粘稠,量少,吸痰管插入欠畅,持续气道内湿化5ml/h,。 20:00患者心率96次/分,呼吸12—18次/分,氧饱和度100%,汇报医师,予继续观察。 21:30患者心率127次/分,呼吸25次/分,呼吸费力,大汗淋漓,氧饱和度100%,汇报医师,医嘱予呼吸球囊辅助通气,挤压时感气道压力高,挤压球囊后患者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至62%,面色紫绀。 处理: 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头端带出大块黄脓痰块,吸痰吸出大量脓痰,开放气道后继续呼吸球囊辅助通气,氧饱和度逐步上升至100%,口唇转红,重新插管后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原因分析: 1、气道湿化不足 2、痰液多而粘稠,有效吸痰不够 气道湿化是确保人工气道通畅的关键 气道湿化不足 会导致肺部感染、气道堵塞,增加机体耗氧量,提高心排血量 痰液粘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 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 导管内可形成痰痂 病人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紫绀及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 湿化效果的判断 若病人痰液稀薄,容易吸引或咳出,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呼吸通畅,病人安静,表示湿化效果满意。 有效吸痰不够: 患者插管后会刺激分泌物增多,对于咳嗽反射差者痰液不易咳出,我们要适时吸痰。 吸痰时机的选择: 1、床旁听到痰鸣音或肺部听诊痰鸣音 2、体位变化前后 3、患者出现频繁咳嗽或呼吸窘迫征 4、气道压力变化 5、清醒病人主动示意吸痰 总结: 这次事件主要是由于气道湿化不足,有效吸痰不够引起。其原因为导管深部的痰液未能吸尽,且湿化不足,被气流吹干形成痰块包裹于导管末端形成活瓣,在吸气时引起通气障碍。 总结: 对于所有患者保持气道通畅最为重要,气管插管患者很少发生气道堵塞现象,所以对此类患者的气道管理较为松懈。吸痰是一门技术性操作,吸痰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痰痂形成与否。痰痂的形成也有一个过程,导致的病情变化都由生命体征体现,日后我们一定尽早干预,避免这次时间的发生。 谢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