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走进泰山教案.doc

发布:2018-05-21约1.2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走进泰山》 教学目标:   1、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石“五岳之首”,被称为“东岳”。   2、了解泰山的文化、自然特点。   3、知道泰山石世界文化遗产。 重点难点:   1、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石“五岳之首”,被称为“东岳”。   2、了解泰山的文化、自然特点。 教学方法:   读悟法、讲解法。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泰山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了解泰山的文化、自然特点,知道泰山是中国传统名山的典型代表   1、学生读课文,了解泰山地理位置。   2、老师介绍资料。     二、知识链接   泰山,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他与我国的衡山、恒山、华山、嵩山并称五岳。因位于山东泰安东面,称为东岳。   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五经通义》云:“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泰山突兀的立于华北大平原边上的齐鲁古国,泰山衡山、恒山、华山、嵩山合称五岳,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泰山地处山东中部,泰山南麓,北依省会济南,南临“圣城”曲阜,东连“齐都”淄博,西滨黄河(北纬36°168,东经117°62)。泰山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经深度变质而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泰山群;后因地壳变动,被多组断裂分割,形成块状山体。现每年以0.5毫米的速度继续增高。它东临波澜壮阔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凌驾于齐鲁大地,几千年来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古建筑主要为明清的风格,将建筑、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是东方文明伟大而庄重的象征。   泰山是五岳之一,古名“岱宗”,春秋时始称泰山。它在山东省中部,津浦铁路的东侧,因位于我国东部,故称东岳。 泰山山势雄奇,景色秀美,居五岳之首,故古时被称为“五岳之长”、“五岳独宗”、“五岳独尊”。   碧霞祠,泰山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国历史上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   三、了解泰山封禅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也就是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始皇东巡郡县,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泰山下,商议封禅的典礼,以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的。儒生们的议论各不相同,难于施行。于是他绌退所有的儒生,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礼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辞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只颂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云云,都是称颂自己的功德,共一百四十七字。刻石是四面环刻,颂辞刻了三面。秦二世胡亥嗣位,于元年(前209年)也东巡,又在空余的一面刻上他的诏书和从臣姓名。刻辞为秦朝统一文字后的小篆,相传是李斯所书。  四、完成拓展活动   1、指导学生诵读杜甫的《望岳》   2、课件展示泰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