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泰山文化教案第02章.doc

发布:2017-06-11约3.8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 案 姓名 刘方华 2008~2009学年第2学期 时间2009.3.13/20/27 节次1、2 课程名称 泰山文化 授课专业及层次 2007级旅游管理本科1-3班 授课内容 第二章 泰山景观文化 学时数 6 教学目的 了解泰山景观文化的内容,掌握泰山各主要景观带的文化内涵 重点 难点 自学内容 泰山自然地理与泰山历史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相关学科知识 地理、中国文化史、山东地方志 教 学 法 1、讲授;2、情境欣赏;3、讨论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可加附页) 第1-2学时 导入:回顾上次课内容,导入新课 泰山景观的总体特点: 1、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以天然池为例,放《育林视频》 2、总体审美特征是“崇高美”:以泰山日出为例 重点强调:自然景观方面:刚健、雄伟、博大、深厚(日出);人文景观方面:封禅祭祀朝拜等形成的厚重的文化积淀:国泰民安、积极有为(日观峰)。举例分析法。 第一节 泰山中路景观 “中谷”、“中路山水”(清·朱孝纯《泰山图志》)、“东路”(《山东省志·泰山志》) 中路景观的总体特点:(放视频,说明) ——以封禅祭祀朝拜为主题 ——以雄伟崇高为风格(幽、妙) 起点:乾封门。图示古泰城、讲解入城、岱庙祭祀程序 一、岱宗坊周围景观的毁灭 岱宗坊原义:山之门、神之界。今山界退至:红门、环山路(万仙楼) 5’ 15’ 10’ 10’ 二、红门——三官庙区景观的涵义 1、儒释道俗合流,众神杂居。(红门宫视频) 儒:孔子登临处、虎山、关帝庙(俗)(关帝庙视频) 道:王母池、三官庙 (王母池视频) 释:斗母宫(本为道观)、红门东院——弥勒院 (斗母宫视频) 俗:红门西院——红门宫  碧霞元君:红门宫、小泰山、万仙楼、斗母宫后殿…… 2、祀神贴近百姓生活: ——正祀神职:可亲、可求。弥勒佛、观音菩萨、泰山老奶奶、天官地官水官 ——从祀神职:“便民服务部”。药王菩萨、药王孙思邈、送子娘娘、财神(多处)、文昌星(两处)…… 3、母性神仙居多,慈祥可亲 王母(变美)、碧霞元君(变老)、观音菩萨(变性) 三、经石峪——中天门:山水审美的境界   重点讲审美境界与经石峪景观的特点,看视频《经石峪》 1、悦形: 2、逸情:万恭效伯牙弹琴(钟子期) 3、畅神:心随景化,融于自然山水之幽美;物我两忘,达到至情至深之境界 ★经石峪以上,以自然景观为主:(以下略讲) 水帘洞、歇马崖、柏洞、四槐树、壶天阁、迴马岭、中天门 ★不和谐景点: ——总理奉安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碑(应移到冯玉祥纪念馆处) ★中天门的意义: ——承上启下、上观下瞰的中点 (看中天门视频,说明) ——联结登山三路的中枢 (地图) ——从求安到求财的喧嚣(黑虎庙→财神庙) ★本次课小结:中路下段,以民间祭祀文化与封禅文化融合的特点。 15’ 10’ 5’ 25’ 5’ 第3-4学时 导入:回顾上次课内容,连到本次课内容 四、中天门——南天门:登攀感受为主题  体验式景观特点:注重登攀感受而非景色 1、倒三盘至快活三里:以“易”为主题 ——欲上先下、欲升先降 (略讲) ——以平易作铺垫,更显后来的艰辛 (引用诗)  (详细讲题刻) 2、云步桥:以“水”为主题 (详细讲题刻中的含意)   ——此段中风景最为优美之处   ——与南天门的壮美形成对比   ——水之美与山之美的对比 3、五大夫松到对松山:以“松”为主题 五大夫松的是与非。毛泽东词刻对照 迎客松(望人松)的自然与社会寓意 朝阳洞的恶俗、乾隆诗刻与毛泽东诗刻 处士松的生死寓意 对松山:对松亭:梦仙龛题刻 (细讲) 5、十八盘:以“登”为主题 (重点讲解题刻,视频) 紧十八四类题刻: (1)写景类: “天地交泰”、“飞龙岩”、“翔凤岭”、“首出万山” 、“天门石壁” 、 “睥睨千峰,下临无地;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东柱”、 “万古挺立”、“云路千盘” (2)登攀类:“努力登高”、“共登青云梯” (3)哲理类:“开詄荡,何险危;仰不愧,履如夷” 、“山险心平” 、“知止观止” 、“亦可阶升” (4)见笑类:“有求必应”、“渐入佳境”、“果然似我” 10’ 10’ 15’ 20’ 十八盘——南天门:登 观 举例:夜间纯粹为登 (放视频)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五、岱顶:景观文化四大主题 1、封禅文化:日观峰以西、大观峰至玉皇顶一带 ——玉皇顶正殿:“柴望遗风” ——秦始皇:“封土筑坛” ——汉武帝:古登封台 ——东汉光武帝:秦皇汉武之间,今院门内外 ——唐高宗、玄宗、宋真宗:太平顶  唐宋封禅文化遗存:大观峰 ——明清帝王祭祀:玉皇庙、东岳庙  明代为遣官祭祀 ——清康熙行二跪六叩礼、柴、望。   乾隆“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