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故障诊断逻辑与推理方法..doc

发布:2017-01-10约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介绍几种常用的故障诊断逻辑与推理方法 正如医生诊疗疾病一样需要望闻问切,设备维修人员对于设备故障的诊断也讲究切实有效的方法。故障的诊断逻辑与推理方法很多,如: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假设检验法、鱼骨图分析、5WHY分析、故障树分析、设备FMEA分析等。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故障诊断逻辑与推理方法,以方便设备维修人员对故障现象的分析和根本原因的查找以及故障根本对策的制定。 1、契合法 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某一个或一组事件均出现,那么这个屡次出现的情况或者事件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或结果。公式: 例:某加工厂设备频频出现气缸动作不良故障。经多次检查均发现是由于电磁阀内有铁锈引起阀杆动作受阻而造成的通气不顺畅。进一步检查发现由于压缩空气输送管道未采用镀锌管,经过长时间使用管道内生有大量铁锈造成压缩空气内铁锈过多,当空气过滤器能力降低时铁锈就会进入电磁阀。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压缩空气内铁锈过多导致故障发生。 2、差异法 在被研究现象出现与不出现的场合,如果某一个或一组事件同时出现或者不出现,那么这个与众不同的情况或者事件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或结果。公式: 差异法是设备维修人员最常用的故障原因查找方法。例:三缸柴油机运行时排气冒黑烟,用断缸的方法分别只松开某气缸高压油管,发现仅在A缸油管松开时黑烟消除。因此可以得出结论:A缸导致黑烟发生。利用差异法进行故障诊断常用的方法还有:逐一排除法、换件法等等。所谓逐一排除法就是当出现某故障现象之后,逐一切换或断开某一元器件,看该故障现象是否会消失。一旦消失,说明某一断开或被换掉的元器件与故障有关,可能是故障源。 在进行换件法诊断时,注意每次只能更换其中一件,原来更换过而未出现异常的元器件应该复原,然后再更换另外的元器件。这样才能准确定位故障源。 3、共变法 在被研究对象发生变化的某个场合,若其中只有一个事件或一组事件是变化着的,而其他事件都保持不变,那么这一变化着的事件便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或结果。公式: 例:柴油机敲缸故障检测,发现当间隙、转速、水温不变时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变化,敲缸程度变化。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喷油提前角不当引起敲缸。 4、假设检验法 一般设备故障问题往往比较复杂,不是简单的推理分析就可以马上得到解决,我们可以将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一层一层地加以解决。这就像剥洋葱的方法,剥开一层再剥一层,直到问题的解决。假设检验法是将问题分解成若干阶段,在不同阶段都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再进行验证,得到这个阶段的结论,直到最终找出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为止。 5、5WHY分析法 5WHY分析也叫为什么-为什么分析。通过不断提问为什么前一个事件会发生,直到回答“没有好的理由或直到一个新的故障模式被发现时才停止提问。对于一种现象连续问几个“为什么”,自问自答就可以查明事情的因果关系或者隐藏在背后的“真正的原因”。 例:一台机器不转动了,你就要问:(1)“为什么机器停了?”答:“因为超负荷保险丝断了。”(2)“为什么超负荷了呢?”答:“因为轴承部分的润滑不够。”(3)“为什润滑不够?”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4)“为什么吸不上油来呢?”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5)“为什么磨损了呢?”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 6、鱼骨图分析法 “鱼骨图”又称为“鱼刺分析”就是把故障原因按照发生的因果层次关系用线条连接起来,构成故障的主要原因称为脊骨,构成这个主 要原因的称为大骨,依次还有中骨、小骨、微骨。 将平时维修诊断的经验以鱼骨的形式记录下来,凡是经常出现的 故障原因(大骨)就移到鱼头位置,较少发生的原因就向鱼尾靠近。今后,设备出现故障,首先按照鱼骨图从鱼头处逐渐向鱼尾处检查验证,检查出大骨,再依次检查中骨、小骨、微骨,直到找到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排除故障为止。 7、故障树分析法 故障树是一种为研究系统某功能故障而建立的一种倒树状的逻辑因果关系图。它类似于鱼骨图分析,也是层层展开的因果分析框架。不希望出现的事件,即设备故障称为顶事件,用矩形框框起来,中间出现的事件称为中间事件也用矩形框框起来,最后不再展开讨论的事件称为底事件,用圆圈圈起来。这些事件通过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等)按照因果关系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障树。 8、设备FMEA分析法 设备FMEA是指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依据其可维修性以 及安全评价影响的每一失效严重程度和原因未被发现或某一失效 模式正侵袭设备的使用者的可能性,对设备进行“设备/设施失效 模式及影响分析”,即对作业性的可靠性(安全、可靠性、可维 修性、有效性)进行预见性分析,以避免维护问题事故原因的可 能性和主要失效模式发生。 参考资料:李葆文主编《规范化的设备管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