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08-18约2.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章 第节 ’教学设计 十二中分校:孙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NaOH的重要性质,学会辨认生活中的碱。 了解溶液与气体反应引起的压强变化,并应用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碱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通过调查实验,了解生活中的碱。 2. 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3.了解碱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硫燃烧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设计、操作。 课型:实验探究、启发式学习 教学活动:调查、表达交流、实验设计、实验、观察、解释、体验、评价、讨论、反馈 教学用具 :试管、水槽、测空气成分无底集气瓶(或钟罩形容器)、酒精灯、燃烧匙、工厂处理废气的教学录像、实物投影仪、液晶正投、稀盐酸、管道疏通剂或清洁剂(含有NaOH)、毛线、一饮料瓶CO2气体、硫、橡胶手套等 (二)、教学过程 课前调查活动及家庭实验: 课前两天,学生回家调查家中使用的各种清洁剂、管道疏通剂,调查内容包括:液体的名称、液体的用途、液体里含有的物质、含量。同时完成实验:用pH试纸检测该液体的酸碱性,完成调查报告。(pH知识、试纸的使用在酸的通性一节教学生掌握) 阶段 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教学意图 学生展示调查的结果。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氢氧化钠 [过渡]同学们已经通过调查了解了自己家中的各种清洁剂,下面就请几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希望大家针对他们介绍的各种清洁剂积极思考。 这节课我们就从管道疏通剂中的氢氧化钠开始来研究一下‘生活中重要的碱’。 展示厨房油污清洁剂、微波炉清洁剂、冰箱清洁剂、厕所清洁剂、管道疏通剂的调查,pH测量结果。 了解碱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氨水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训练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清洁剂的调查、实验, 增进学生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认识碱的腐蚀性 很多同学都注意到了清洁剂标签上的使用注意事项,在实验中也使用了防护措施,那么氢氧化钠的腐蚀性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分组一: 毛线与管道疏通剂的作用(微热)。 要求带好手套。 观察现象,印证‘强烈的腐蚀性’。 通过毛线溶于氢氧化钠实验,体验性质,逐步树立正确、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环境意识。 阶段 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教学意图 实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作用 大家从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推测一下氢氧化钠还有那些性质? 讲述:关于氢氧化钠和金属能否反应,我们上高中再做探讨。 每桌的‘空’饮料瓶中装有二氧化碳气体,加入10ml管道疏通剂,盖紧瓶盖后震荡。观察是否反应。填写记录表。 板书: 讲述:类似的,二氧化硫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同学推测: 可以和酸反应 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 可以和金属反应 分组二 填写现象、体验液体与气体反应,分析被挤瘪的原因,了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作用。 交流原因:气体减少了,压强减小了,瓶被大气压压瘪了。 尝试书写方程式。 一名同学板书。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让学生体验化学性质。 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分析解释问题能力。 为二氧化硫的反应作铺垫。 设计硫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前面在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曾经遇到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用红磷而不用木炭或硫来反应掉氧气呢?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大家能否设计用硫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呢?把简图画在实验记录上。 巡视指导 肯定学生设计,指出实验中须注意:疏通剂约50ml,加水到水槽。注意不要溅出。戴手套等问题。 复习前面知识,回答。 设计实验方案有: 无底集气瓶、水槽、硫燃烧、疏通剂(NaOH)溶液 钟罩形容器、水槽、硫燃烧、疏通剂(NaOH)溶液 交流方案 训练发散思维,增进兴趣 养成独立思考,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有条理设计实验的习惯,避免盲目的边做边想,使学生初步了解形成假设、设计实验的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实验硫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巡视指导学生按方案进行实验 提示学生思考气体温度对结果的影响。 分组三 按方案进行硫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体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品质。 养成在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的习惯。 阶段 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教学意图 交流实验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结果, 点评实验情况,指出实验后稀释的疏通剂最后要倒在废液桶内。 总结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 各组交流实验结果,分析测定氧气含量的实质 分析可能用途 培养学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针对某一问题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的能力。 用途 播放影片片断:热电厂、焦炭厂用氢氧化钠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 分析: 1、用于生活中疏通管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