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校小升初语文数学考试试题答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升初语文试题
1、下列汉字中字音正确的有几个(C)
字帖(tiē) 踮(diǎn)起 琳琅(láng)满目 名(míng)额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汉字中字形错误的有几个(C)
陷井 相形见拙 脉搏 告戒 明信片 迁徙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西游记里昴日星官的原型是(C)
A 马 B 羊 C 鸡 D 鹅
4、下列成语不是描写楚国的一项是(C)
A 筚路蓝缕 B 三户亡秦 C 一鼓作气 D 楚才晋用
5、下列哪些鸟类不会在古诗文中出现(B)
A 鸿鹄 B 纸鸢 C 燕子
6、下列那句诗不是传统节日(D)
A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
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7、下列汉字造字法不同类的一项是(D)
A采 B 武 C 休 D 村 E 尖
8、下列对联赞美诗人不恰当的是(D)
A、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B、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C、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D、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
文言文阅读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蛤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惟其言之()也。”
(注释)
子禽:人名,墨子的学生。擗(pǐ):通“敝”
9、空格处应填(D)
A实B少C秒D时
现代文阅读
一切就绪,外婆终于坐下了,她先将棕叶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将调制好的糯米用汤匙一点一点地放进“漏斗”里,只到“漏斗”饱满,轻轻一压就会溢出来,再用筷子一点一点地扎紧。筷子扎的时候要轻巧,不然戳穿棕叶就前功尽弃了。扎好后,母亲用剩余的棕叶一层一层地将其包裹起来,裹成锥形,然后用棕绳牢牢系紧。整个程序精细、繁琐。母亲做来却是那样的专注!
母亲去世后,家里再也没有包过粽子,粽子也就成了一种怀念。每到端阳节,我们也会在街上胡乱买一点,算是应付了节日。街上的粽子口味繁多,香的,甜的,肉的,素的等等多如繁星,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只是这些粽子披上了商业的外衣,就成了节日的妆点,多了些浮华与世俗。虽然一样的香糯,但远没有母亲包的好吃。去年,偶尔闻到那久违了的香味,便寻香找去,见是一个老妈妈推着车子在沿街卖粽子。老妈妈慈眉善目,温和少言,像极了当年的母亲。心里那根柔软的弦突然被轻轻触动了,温情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漩漩。我忙掏钱买了几斤。迫不及待地回家煮熟,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香还是香,糯还是糯,却依然少了那一股浓郁的味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文章中将调制好的糯米用汤匙一点一点地放进“漏斗”里的“放”改为“抓”更好。
B、“迫不及待地回家”将“迫不及待”改为“不慌不忙”,句子表达效果更好。
C、这则短文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端午节温馨美好的记忆,粽子是母亲辛勤劳动的成果,带着母亲对孩子的温情。
11、我去医院坐电梯超载了,一个妇女抱着孩子急着看病,然后一个中年男子主动退出来让她们上去。
下列哪个答案是正确的(D)
A、这篇文章六要素不完整。
B、孩子的神态描写出了妈妈焦急的原因。
C、本文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D、“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12、下面那两句话能够表现工匠精神(1、3)
(1)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2)业精于勤,荒于嬉
(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数学试卷: 1、一天可以吃 2 个桃子或者一天吃 3 个,一共有 5 种吃法,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答案解析:考点:计数问题。2 个桃子:1 种吃法,3 个桃子:1 种吃法,4 个桃子:1 种吃 法,5 个桃子:2 种吃法,6 个桃子有:2 种吃法……当为 9 个桃子时正好 5 种吃法。
2、找规律:1、2、2、4、3、8、4、() 答案解析:考点:找规律。原数列可以分成两个数列:1、2、3、4…;2、4、8…可知填 6。
3、15 个硬币正面朝上,把 3 的倍数和 5 的倍数各翻一次,问还有多少个朝上? 答案解析:考点:计数问题。3 的倍数有:3、6、9、12、15,5 的倍数有 5、10、15,一 共有 5+3=8 个被翻动了,但是 15 号被翻了两次,最后还是正面朝上,所以最后面朝上的 有 15-6=9 个
4、一个人以每斤 1.8 元进了 200 斤水果,然后用 2.7 元的价格卖了一半,卖了一半的时候 发现有 10%的水果烂掉了,然后换了一个新的售价,最后获利 180 元,请问剩下的水果每 斤()元。 A.2.8 B.2.9 C.3 D.3.7
答案解析:考点:利润问题。前一半卖的总钱数为 200÷2×2.7=270 元,总成本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