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强脉冲光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doc

发布:2018-01-11约4.9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强脉冲光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段静娴 孙素姣 王燕 马琼(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医学美容教研室 67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 IPL)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12周随机、对照实验,90位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实验组及对照1组接受3次IPL治疗,实验组术后联合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对照2组仅行静滴谷胱甘肽治疗。通过研究者评价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变化进行功效评估,并由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91.7%的患者获得了超过50%的改善,83.3%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或非常满意,且肤质改善明显,仅有1例(2.8%)复发,副作用主要为轻微的一过性红斑;对照1组有6例(21.4%)复发,5例(17.9%)出现轻-中度色素沉着,对照2组有10例(38.5%)复发。结论 强脉冲光联合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有效地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强脉冲光 黄褐斑 谷胱甘肽 随机对照实验 黄褐斑因其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易复发已成为一种难治的影响面部美容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两颊及前额部位的褐色片状色素沉着,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妇女多见,无明显自觉症状,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近年来许多报道采用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取得了显著疗效[1],但因患者易复发及可能引发炎症后色素沉着(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 PIH),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在黄褐斑治疗方面的应用。为探寻更安全且兼具美容疗效的治疗方法,2012年1月-12月我们进行了用IPL联合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患者的临床实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90例患者均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2],年龄25~55岁,患病时间1~20年,平均7.5年。Fitzpatrick光生物学分型:III型27个及IV型63个。 入选标准:①20~60岁有黄褐斑的女性;②自愿参加,知情同意(签知情同意书):③能按要求接受治疗并完成随访者。排除标准:①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②患其他疾病( 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 黑变病等);③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可能干扰或影响黄褐斑疗效判定者。 1.2方法 1.2.1病例分组: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3组:实验组36例,对照1组28例,对照2组26例,3组间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型及皮损大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进行IPL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1组仅进行IPL治疗;对照2组仅行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 1.2.2仪器:Lumenis OneTM强脉冲光治疗机(美国科医人公司生产) 1.2.3药物:还原型谷胱甘肽(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1.2.4治疗方法:治疗前患者洁面,每次治疗前用数码相机分别拍摄正位、侧位45deg;的照片。强脉冲光治疗,在治疗部位均匀涂敷2mm厚的冷凝胶,根据患者Fitzpatrick分型、皮损颜色深浅、皮损位置选择治疗参数,滤光片为590nm、615nm、640nm。选用双脉冲或三脉冲,脉冲时间3~4ms,脉冲间隔时间30~40ms,能量密度13~18J/cm2。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及时调整后续治疗的参数。发射强光前,治疗头须在皮肤上停留1~3s以冷却局部皮肤。治疗结束后不要移开治疗头,继续冷敷1~3s。全面部治疗后立即用冰袋冷敷10~30min。共进行3次治疗,每次间隔4周。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生理盐水100ml+1.2g谷胱甘肽静滴,隔日1次,持续3周。实验组于每次IPL治疗后开始静脉滴注谷胱甘肽。建议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以及治疗结束后均需严格使用防晒霜(SPFge;30,PA++/+++)。 2 疗效评估 于治疗前、后、第6月(实验进行时间为2012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随访。随访时进行研究者评估、受试者自我评估。 2.1疗效判定标准:①基本治愈: 色斑面积消退ge;90%, 颜色基本消退;②显效: 色斑面积消退60%~89%, 颜色明显变淡;③好转: 色斑面积消退30%~59%, 颜色变淡; ④无效: 色斑面积消退lt;30%, 颜色变化不明显。基本治愈和显效的百分比合计为有效率。 2.2研究者评估 由研究者对受试者冶疗前、后的黄褐斑面积变化进行评估,评估始终由1名研究者进行。 2.3受试者自我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