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三、细菌的芽孢染色和鞭毛染色课件.ppt

发布:2016-12-19约小于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三 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芽孢染色 主 讲:徐尔尼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 * * 一、目的与要求 学习细菌的芽孢染色和鞭毛染色方法。 观察芽孢杆菌形态特征和鞭毛的形态特征。 巩固无菌操作技术和显微镜的油镜使用。 二、基本原理 1、鞭毛染色法 细菌的鞭毛很纤细,其直径通常为0.01-0.02μm,所以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必须采用特殊的染色方法,才能被观察。 鞭毛染色原理是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使它沉积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 二、基本原理 2、芽孢染色法 由于芽孢壁厚、透性低、不易着色,因此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绿或石炭酸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进入芽孢内,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而芽孢一经着色难以被水洗脱,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染剂颜色,而菌体和芽孢囊被染成复染剂的颜色,使芽孢和菌体更易于区分。 三、实验器材 1、菌种:普通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2、染色剂:硝酸银鞭毛染色液:(A液、B液)、芽孢染色液:(5%孔雀绿染液、0.5%番红染液) 3、仪器或其他用具:载玻片、生理盐水、酒精灯、木夹、接种环、双层瓶、显微镜、擦镜纸、滤纸等 四、操作步骤 1、鞭毛染色(硝酸银染色法) 取一滴无菌水,滴于玻片一端   取一环菌置于无菌水中,让菌体利用鞭毛运动开   然后玻片倾斜,让菌液缓缓流向玻片的另一端   室温自然干燥   滴加染液A 3-5min 水洗 用染液B冲去残水   滴加染液B 1-1.5min水洗   干燥   镜检 结果:菌体深褐色,鞭毛淡褐色并呈波浪形。 操作要点: ①菌种的培养时间为8-10h。 ②玻片要求光滑、洁净。 ③勿用接种环涂布制片。 ④制片后要自然干燥,不能放在火焰上干燥。 ⑤为使鞭毛清晰可见,水洗时尽量把载玻片冲干净。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