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财务报表审计目标ppt.ppt

发布:2016-06-30约7.79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管理层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实现 本节主要介绍以下问题: 审计过程的含义 审计过程的三个阶段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第二节 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确定 审计准则,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应当承担的责任和需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实施的审计程序。 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准则框架下,运用职业判断在备选方案中作出决策。 审计准则,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规定所有的审计程序,而是以应有的谨慎和关注提示。 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职业判断,确定为实现目标需要执行的其他程序。 第二节 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确定 (五)审计程序的实施态度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所谓职业怀疑,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时,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 第二节 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确定 ⑴职业怀疑,并不要求注册会计师假设管理层是不诚信的,但也不能假设管理层就是诚信的,而是要凭“证据说话”。 ⑵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不应轻信管理层申明,而应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第二节 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确定 ⑶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不应将舞弊视为孤立事件,而应考虑某一特定领域存在舞弊导致的更高审计风险。 ⑷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⑸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异常情况,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 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评估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充足 以净值记录应收款项 计价和分摊 查阅所有权证书、购货合同、结算单和保险单 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确实为公司拥有 权利和义务 比较上一年度最后几天和下一年度最初几天的发货单日期与记账日期 销售业务记录在恰当的期间 截止 比较价格清单与发票上的价格、发货单与销售订购单上的数量是否一致,重新计算发票上的金额 应收账款反映的销售业务是否基于正确的价格和数量,计算是否准确 准确性 检查发货单和销售发票的编号以及销售明细账 销售收入包括了所有已发货的交易 完整性 实施存货监盘程序 资产负债表列示的存货存在 存在 审计程序 审计目标 管理层认定 第三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实现 所谓审计过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活动中,自始至终必须遵循的工作顺序和操作规程。就一个审计项目而言,审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审计准备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终结阶段。 第三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实现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又称计划阶段,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为了有计划地开展项目审计而进行准备的过程。 准备阶段是审计过程的起点,它包括开展初步业务活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计划审计工作等。 第三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实现 ㈠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初步业务活动是控制及降低审计风险的第一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屏障。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下列初步业务活动: ⒈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⒉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包括评价独立性。 必须强调,由于在审计工作中情况会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对上述两种情况的考虑,应当贯穿审计业务的全过程。 ⒊就业务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理解。 第三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实现 ㈡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注册会计师应当严格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审计业务约定书》规定,与被审计单位协商一致,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第三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实现 ㈢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制定的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完成审计业务,实现审计目标。 注册会计师应当严格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规定,做好计划审计工作。 第三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实现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也称外勤工作阶段,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实际实施审计的过程。是审计过程的关键阶段,注册会计师应按照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安排,做好以下工作: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审计程序; 获取审计证据;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等。 第三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实现 ㈠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在风险导向模式下,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必要程序。 注册会计师应当严格按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