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原理与实务》教案 第3课 把握广告受众心理(2).pdf
课题把握广告受众心理(2)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目标:
(1)了解广告受众的记忆、联想的相关知识
(2)掌握广告心理策略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能够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广告设计中
素质目标:
培养善于捕捉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记忆的构成、联想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吸引广告受众注意的策略、增强广告受众记忆的策略
教学方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
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在街头随机采访过路的年轻人,询问他们
课前任务对《冒泡吧,出嗝青年》广告片的观后感。若采访对象没有看过该广告片,小组成员可用手机现场播放。街头采
访过程中,各小组记录好采访信息。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导入一则成功的广告,除了能引起广告受众的注意与兴趣之外,还应具备哪些作用?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广告受众记忆与联想及心理策略的相关知识
一、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指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
的情感、做过的动作,都可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人脑中,并在必要时重现,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二)记忆的构成
传授新知
人的记忆通常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组成的。
1.感觉记忆
【课堂提问】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感觉记忆?广告受众在接触广告时所产生的记忆属于此类记忆吗?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1
感觉记忆是指信息储存时间极为短暂的记忆。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反之,
则会很快消失。具体来说,广告受众在接触广告时,会储存大量的信息形成感觉记忆,但保持时间较短,并且
其中一部分信息会丢失,而另一部分信息由于被注意而转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信息储存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例如,当人们听到一个电话号码时,能立刻根据记忆拨
出这个号码,但在挂断电话后就会忘记这个号码,这就是短时记忆。不少企业会选用汉字谐音数字或朗朗上口
的数字作为热线电话号码,便于广告受众在看到后能够记住,从而联系企业咨询业务。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储存时间在1分钟以上乃至多年的记忆。长时记忆大部分来源于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
长时记忆需要广告受众记住的信息量更大,一般是对短时记忆重复的结果,也可能是广告受众对某些信息印象
深刻而一次形成的。
二、联想
(一)联想的概念
联想是指由某个人或某个事物想起与其相关的人或事物,或由某个概念引申出相关概念的心理过程。实际
上,联想就是借助想象,把相关的、相似的、相连的事物通过某一个点加以联结。对广告来说,其最终目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