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4《京剧趣谈》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2-13约3.8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4《京剧趣谈》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京剧趣谈》选自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以“古典名著”为主题,引导学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本节课主要围绕京剧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展开,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表演特点等,感受京剧的魅力。内容包括: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角色、京剧的表演艺术等。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学习京剧,学生将学会欣赏传统艺术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分析京剧的角色和表演艺术,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丰富的文化情感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六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如国画、书法等,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一定基础。但关于京剧的知识相对较少,可能对京剧的起源、角色分类、表演形式等了解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传统文化艺术有一定兴趣。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了解京剧的特点。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喜欢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对京剧的表演艺术和角色分类可能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此外,京剧的唱腔和表演形式与传统音乐、舞蹈有所不同,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节奏感、动作协调等方面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京剧,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的相关教材或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京剧相关的图片、图表、京剧表演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互动交流,并在黑板上展示京剧基础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关于京剧起源、代表人物、经典剧目等预习资料,要求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京剧的基本概念。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你认为京剧有哪些特点?”和“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什么角色?”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查看学生预习情况,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预习。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初步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思考结果提交至微信群。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和在线平台进行预习资料的共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激发课堂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京剧的唱腔和表演。

讲解知识点:讲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脸谱文化、代表剧目等内容。

组织课堂活动: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表演特点。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对京剧的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产生兴趣。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京剧的魅力。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讲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实践活动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的表演。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作用与目的:

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京剧的知识,掌握京剧的表演特点。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让学生查找有关京剧的资料,撰写一篇简短的介绍。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京剧剧目和表演视频,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进一步了解京剧。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查找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通过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对京剧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京剧史话》:通过这本书,学生可以了解到京剧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