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规划部门和专家读《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发布:2015-12-23约4.7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规划部门和专家解读《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来源: 江门日报 时间: 2011.05.19 未来十年江门将会怎样呈现? 规划部门和专家解读《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主城区居住用地规划图市城乡规划局供图   指导我市未来10年规划发展的《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日前刚刚通过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社会各界对此非常关注,江门日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市城乡规划局主要负责人,对《总体规划》进行了简要解读。   【规划层次与定位】   江门是珠西中心城市之一   内容:本次规划编制按地域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主城区3个空间层次。江门市域范围包含三区四市。全市陆地总面积9541平方公里。江门市区范围为蓬江区、江海区和新会区的行政区划范围,面积1818平方公里。主城区范围为蓬江区、江海区和新会区的会城街行政区划范围;主城区土地面积为566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为113.68万人。   江门是珠三角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解读:林健生认为,这一定位非常明确,也再次明确了江门在珠三角的地位。   李超奇表示,这一定位相当清晰,也比较客观。   【人口规模】   160万人是“引导方向”   内容:到2020年,预测市域总人口为530万,市区人口为220万,主城区人口控制在160万以内。   解读:市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门市域总人口444万,比10年前增长了12.62%。林健生表示,人口规模不可能用行政手段去控制,2020年控制在160万人以内,只是一个引导的方向,是依据江门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及经济发展增幅等测算出来的。“按照我市‘十二五’制定的发展目标,未来10年经济发展虽然会比以前明显加快,但仍处于一个正常的增长态势;人口增速和经济发展增速虽然正相关,但未必一定同步,经济发展增速比人口增速快一些才合理,不然,经济发展的成果都被人口增长‘吃掉’,人均GDP很难上去。”林健生说。   李超奇则认为,目前主城区人口约为120万左右;未来10年,其规模还可以有较大增长空间,或许会超过160万。   【用地控制】   居住用地“足够了”   内容:到2020年,市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21.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4平方米;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56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97平方米。   解读:城市用地规模对一个城市的空间布局发展影响非常大。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大型或特大型城市,人均用地规模控制在80平方米,中等城市控制在人均80-120平方米。   “主城区156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规模略微偏少了些,但根据国家节约用地的理念,人均用地规模接近100平方米,也是适中的。”林健生表示。   根据总体规划,主城区将由中心城和外围组团组成“中心-外围”的空间体系,中心城包含四个组团,即中心组团、江海组团、新会组团和滨江组团,外围组团包括棠下组团、杜阮组团和荷塘组团。   针对居住用地规划是否足够的担心,林健生表示,居住用地在一个城市的空间布局中非常重要,规划安排主要集中在滨江新区、南新区、江海区政府周边,应该说“足够了”。   【市区空间发展策略】   北展南拓,滨江新区最关键   内容:北展南拓、东联西带、强化中心、沿江出海   解读:“在这16字发展策略中,北展南拓相对比较重要,对江门市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也更大,因为市区是南北狭长地形。”林健生表示。   《总体规划》概要显示,北展指依托滨江新区和江沙工业走廊建设拉动城市向北发展,主动接受广佛都市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区域性居住、旅游、现代制造业等产业,提升市区的服务地位和产业基础;南拓指利用市区南部银洲湖地区良好的港口条件和广阔发展空间,大力发展能源、重化工等临港产业和物流业,加强与港、澳地区的经济联系,发展外源型经济。   在北展南拓中,滨江新区无疑是重中之重。林健生表示,现有城区已无多少空间可利用,北新区经过10年的发展也已基本成型,发展滨江新区是必然的选择。这既是目前的现实选择,同时也没忽视其他板块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   【历史文化保护】   长堤风貌区受关注   内容:根据江门城区的历史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地理分布及文化特色,划定11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和1个历史风貌区。11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白沙宗祠保护区、北街近代标志性建筑群、外海名人遗迹区、西江商贸文化保护区、棠下良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区、马山-犀山文化保护区、象山文化保护区、尚书府文化保护区、玉台寺文化保护区、梁启超文化保护区、石涧文化保护区。1个历史风貌区指长堤历史地段。   解读:“这是此次《总体规划》的一个突破。以前只是融入到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中,此次则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规划,并得到批准。”林健生表示。国务院批复的第七条提出,要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