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_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doc

发布:2017-04-22约2.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 名词解释: 1、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向两极,从沿海向内陆沿水平方向呈带状的地域分异,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2、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一定方向发生水平分化的现象叫地域分异。支配这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3、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太阳能按纬度方向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随纬度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支配这种现象发生的规律就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4、省性:指地带性条件下的非地带性。 5、地方性:是局部地貌、小气候、岩性、土质、地表水和潜水的排水条件等因素的差别造成的分异现象,是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也是最低级的地域分异。 6、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地带性指由太阳能引起的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沿纬度的变化而发生分异的规律。非地带性指由地球内能引起的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不沿纬度的变化而发生分异的规律。 7、带段性:指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 8、基带:在高大的山地区,自山麓到山顶,可分出一系列垂直自然带,最下面的一个叫基带。 简答题 1、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有何异同? ①概念: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向两极,从沿海向内陆沿水平方向呈带状的地域分异,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垂直地带性—随地势高度的变化,沿垂直方向呈水平环带状的地域分异,受水平地带性影响,又不同于水平地带性。 ②相似性 :a.带谱相似,但方向不同;b.成因相同。 ③差异性:a.自然带的宽度不同;b.湿度变化不同;c.光照不同;d.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不同。 2、说明各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性特点,但整体性是由各级之间的等级从属和制约关系所决定的,高级分异规律是低一级分异规律的背景和基础,低级分异是高级分异的进一步分化,小的分异规律受大的分异规律的制约和影响。从成因关系分析,各种地域分异规律从根本上来看导因于两个基本的分异因素,即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 3、理想大陆的水平自然地带更替规律有哪些? (1)南北半球的地带谱对称;(2)环球分布的自然带只出现在赤道、高纬和两极;(3)海洋性地带谱为各类森林地带(除大陆西岸寒流流经地带外);(4)大陆性地带谱主要出现于大陆内部;(5)在寒暖流发生分流的大陆西岸,出现地中海型自然带。 4、为什么说地貌部位是影响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因素? (1)因为地貌部位不同,产生不同的日照和通风条件,改变气温和湿度的分配状况,出现局地小气候差异; (2)地貌部位不同,地表排水条件地下水埋深条件均有较大差异,加剧和延缓地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造成地面局部差异; (3)不同的地貌部位,使地表组成物质、小气候和潜水条件不同,形成不同的土种和土壤变种,不同的生物群落,从而引起土地自然综合体的有规律的变化。 5、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地貌部位引起的分异; 小气候引起的分异; 岩性、土质(地表组成物质)和排水条件引起的分异。 6、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是什么地带性?为什么? 地方性。 塔里木盆地本属干旱气候,但由于局部地貌和地下水埋藏条件的差异引起地表组成物质与能量的再分异,进而影响了该地植被群丛的变化,形成了绿洲。 三、论述题 1、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经度)地带性的成因是什么?对我国气候有何影响? 纬度地带性是太阳能沿纬度分布不均引起的。 干湿度地带性的形成是由大陆本身的大小、形状、与其相邻的海洋远近对比决定的。 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纬度地带性:自南向北依次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干湿度地带性:自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递变。 2、试述我国气候纬度地带性与经度省性的表现。 我国纬度地带性表现:中国自然区划把中国划分为6个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 我国经度省性的表现:表现出由海到陆干湿度和降水的依次变化,反映在土壤、植被、水等自然成分由海向陆的分异上,从沿海到内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分析说明地域分异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区域划分的重要性。 (1)等级关系;由于作用范围不同,把地域分异规律分为不同等级,有人分为三种尺度:大尺度(行星尺度)、中尺度(区域尺度)、小尺度(局地尺度);① 相互制约性;②相对独立性。 (2)成因关系: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内能引起???。 (3)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关系。 4、根据你的理解,试作出一个地域分异规律结构图式,并加以说明。 大陆纬度地带性 太阳能 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 纬度地带性 热力分带性 大洋表层纬度地带性 大陆水平地带性 带段性 省性 地球内能 海陆分布、地势起伏 岩浆活动、构造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