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仰卧推起成桥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平二 三年级《项目: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教学设计
一、学期单元计划:
学期
单元
目标
1.了解仰卧推起成桥动作结构和要领,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明确其锻炼价值。
2.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发展腕、臂、肩和腰腹力量,提高身体柔韧性,并能利用其技术能进行拓展练习。
3. 学会保护和帮助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
总课时
4
课时
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
重点与难点
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1、仰卧推起成桥
2、游戏:趣味接力
初步了解动作概念以及完整动作的相关原理,基本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能够在保护和帮助下(或独立)完成动作
重点:反手推臂,直臂顶肩,蹬地挺髋。
难点:手脚协调用力,推起成桥。
1、讲解动作方法、示范完整动作
2、组织学生练习推手、蹬地顶髋等辅助动作
3、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
4、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练习
5、教师巡视纠正、指导
第二课时
1、仰卧推起成桥
2、游戏:推小车
了解动作概念以及完成动作的相关原理,进一步学习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能够在保护和帮助下(或独立)较高质量完成动作
重点:反手推臂,直臂顶肩,蹬地挺髋。
难点:手脚协调用力,推起成桥。
1、教师讲解、示范
2、体会蹬地顶髋及抬头挺胸动作
3、在帮助下完整动作练习
4、教师找优生示范
5、教师评价优缺点
6、组织独立完成动作练习
第三课时
1、仰卧推起成桥
2、游戏:蚂蚁搬家
能说出仰卧推起成桥动作要点,巩固和提高动作质量,能够独立完成动作,提高平衡能力,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
重点:动作正确、协调、优美。
难点:协调用力、挺髋充分。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及要求并示范完整动作
2、组织练习辅助动作
3、组织练习完整动作
4、请优生示范,评价优缺点
5、自由结伴,互帮、互助、互评练习
6、 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第四课时
技评:仰卧推起成桥
能按照评价标准完成动作
重点:动作正确、协调、优美。
难点:协调用力、挺髋充分。
1、公布评分标准
2、强调考核注意事项
3、组织学生练习2-3次
4、教师技评并记录结果
5、点评考核结果
二、本课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了“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自主学习,并通过小组进行合作,互相帮助,完成练习。
教材分析
《仰卧推起成桥》是小学水平二教材中技巧项目。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体会仰卧推起成桥的技术动作和运动感觉,提高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发展腕、臂、肩带和腰腹的力量。依据《课程标准》中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教学,采用自主练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情趣盎然、愉悦的心情中完成教学任务
学情分析
本科授课对象:三年级
本学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勤奋好学、善于模仿、组织纪律性较好等特点,对具有挑战性的仰卧推起成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帮助学生逐步递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
1.教法:情景法、讲解与示范法、分解法、纠正错误法、游戏与比赛法、评价激励法
2.学法:尝试学习法、集体练习法、自主练习法、分层练习法
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
教师情景导入家乡的桥,开动小火车参观跨海大桥,结合针对本课主教材的内容进行垫上操,为学习主教材做好技能铺垫。
2.基本部分
通过学习桥梁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仰卧推起成桥”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合理采取用“情境设疑”“ 启智引导”、“示范模仿”“评价激励”的方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从直观认识到身体感知,从对动作方法了解到实践感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学习与掌握技巧动作,在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体育能力的提高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意识。
小游戏爬行接力赛,充分挖掘、有效利用器材的实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合作、在游戏中锻炼、在游戏中成长。
3 .结束部分
教师巧妙地运用音乐,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身心放松的意境,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放松身心,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感悟体育的快乐。
场地布置
体操垫29块
音箱1台
障碍6个
安全预案
练习仰卧推起成桥时可能会出现手臂支持不稳,失控摔落或打闹容易导致颈部肌肉拉伤,应加强保护帮助和思想教育,练习前应加强专项准备活动的练习,及时检查场地器材
三、本课课时计划
教学内容
1.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
2.游戏:趣味往返接力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了解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结构和要领,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明确其锻炼价值。
2.初步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发展腕、臂、肩和腰腹力量,提高身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