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2010.11).ppt

发布:2017-06-20约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时间序列 教学内容 时间序列的编制 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 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 时间序列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编制 一、时间序列的概念  时间序列又称动态数列或时间序列,它是把反映某现象的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数列。 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编制时间序列的作用P106 二、时间序列的种类 时间序列按其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各自的特点(区别) (1)时期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而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是不可加的; (2)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随着时期的长短而变动,而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3)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而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是间断登记取得的。 三、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P108) 基本原则是遵守其可比性。 具体而言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第二节 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 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有: 一、发展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一)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异同点 P109 相同点 不同点 (1) 平均的对象和公式不同  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对比求得的,序时平均数是把总体在各个不同时期或时点上的同类指标数值加以平均; (2) 反映的时间角度不同  一般平均数静态地说明总体各单位某个数量标志值的一般水平,序时平均数动态地说明某一现象在某一较长时间内指标的一般水平; (3) 依据的数列不同  一般平均数依据变量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依据时间序列计算。 (二)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 时期数列 (2) 由时点数列计算 第四节 时间序列的因素分析 一、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P118) (2)由两个时点数列对比组成的相对数时间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 某厂第三季度生产工人与全体职工人数资料 83.7 830 695 8月31日 710 670 645 a 生产工人数(人) 845 826 805 b 全体职工数(人) 83.1 81.1 80.1 c 生产工人占全体的% 9月30日 7月31日 6月30日 日 期 例9 求:第三季度生产工人占全体职工的平均比重。 若为间隔不等的二个间断时点数列对比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为: (3)由一个时期数列和一个时点数列对比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 某商业企业商品销售额与库存额情况 55 240 3月 300 150 80 a 商品销售额(万元) 65 45 35 b 月初商品库存额(万元) 4月 2月 1月 日 期 例10 求:第一季度商品的月平均流转次数。 3.根据平均数时间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有两种情况: ①由一般平均数组成的平均数时间序列计算 ②由序时平均数组成的平均数时间序列计算 (1)由一般平均数组成的平均数时间 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某厂某年1-6月工人劳动生产率(每一工人平均产值) 0.69 0.65 0.63 0.58 0.61 0.55 工人劳动生产率(万元) 70 72 70 68 65 60 平均工人数(人) 48.3 46.8 44.1 39.44 39.65 33 工业增加值(万元) 6 5 4 3 2 1 月份 求:上半年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例11 某厂某年1-3月工业增加值及工人数资料 70 68 65 60 月初工人数(人) 44.1 39.44 39.65 33 工业增加值(万元) 4 3 2 1 月份 求:一季度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每一工人平均产值)。 例12 (2)由序时平均数组成的平均数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某企业1-3月平均人数情况 102 98 100 平均人数(人) 3月 2月 1月 月 份 求:该企业第一季度的月平均人数。 解: 所以:可直接用简单平均法。 例13 某企业某年各季平均月产值情况 29 21 17 14 平均每月产值(万元) 四 三 二 一 季 度 可见,当时期相等时,可直接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若时期或间隔不等时,则要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求:该企业全年的平均月产量。 例14 三、增长量 说明某种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量。 关系:①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之和; ②相邻两期的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在实际统计分析中,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也常常计算年距增长量指标。公式如下: 年距增长量=本期发展水平-上年同期发展水平 四、平均增长量 说明社会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平均每期增加的 绝对数量。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