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词两首—渔歌子 2教案 苏教版-1.doc

发布:2019-12-04约2.4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词两首—渔歌子 2教案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会《渔歌子》中的生字。    2.朗读《渔歌子》。    3.理解《渔歌子》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4.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学习《渔歌子》    1.简介作者。(可以播放视频)    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3.自学。     (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名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问难质疑,可以补充、更正,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②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③教师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怡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学习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    2.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蓑”字。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能够背诵的就把两首词都背下来。    2.请你为其中的一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可以画图画、水彩画、油画棒画、彩笔画,爱好画画的同学,请用你的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五、探究活动    1.自学自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江南春》和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也可自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来学习。    2.同学之间交流自学情况。    3.读一读、背一背。 附:板书设计                   词两首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词语的变迁 2教案 长春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收集新名词。 2. 进一步学习浏览这种阅读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 二、基础知识: 萝 菠萝 萝卜 松萝 甫 台甫 神甫 惊魂甫定 劫 抢劫 劫难 劫后余生 媒 媒体 媒介 媒妁之言 攀 攀爬 攀登 攀龙附凤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描述了语言变迁这一特定的现象,并鲜明地指出:“从汉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2.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感受到汉语的变迁。 3.教学难点 学习浏览这种阅读方法。 4.教学突破点 教学时,要着力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拓展到更为宽泛的学习领域,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激发学生探索语言变迁的原因,由此对语言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填写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出示“变迁”一词,理解它的意思。 2.词语是怎样变化迁移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学习浏览。 1.浏览就是大略的看,它是比略读更为快速的一种阅读方法,是通过“扫视”,快速摄取文本大意的能力。 2.请学生运用浏览的方法读文,并填写课后表格。 3.找出本文中心句——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学习课文,了解语言是如何变迁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词语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3.作者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呢?我们来逐一学习。 二、深入学文。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段中心句是什么? 2.哪些词语带有地域色彩?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段中心句是什么? 2.舶来:指进口的东西。舶来词:外来词,从外国传入的词语。 3.你知道汉语中有哪些舶来词?(T恤、吉普、沙发、巧克力、咖啡、浪漫、解放、健康、科学等)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平台”这个词在古代和现代各表示什么意思? 古代: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现代: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 2.理解古诗的意思。 3.小结:古词今意也是词语变迁的一种形式。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文,思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