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0课《失去的一天》教学用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第一种分法: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妈妈上班之前给佩佳布置了一天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 5自然段)佩佳一天什么正事也没做,傍晚妈妈回来后,佩佳觉得很羞愧。 第三部分:(第6~12自然段)佩佳的妈妈带他参观这一天以来人们的劳动成果,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宝贵的时间。 2、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什么?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第二种分法 两部分 (1-6)写妈妈上班前让佩佳在这一天栽一棵树,看完一本书,可佩佳什么事也没做。 (7-13)妈妈让他懂得了自 己失去了一天。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1、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 (1)妈妈给佩佳布置的任务是什么? 栽一棵树,读完《远处的青山》。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013/4/17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2)佩佳是如何度过这一天的? 妈妈走后,佩佳又睡了一会儿;佩佳坐在桑树下休息;跑到果园里,吃了一些鲜果,跟蝴蝶嬉戏。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3)用直线画出佩佳的心理活动的语句。 当他再次醒来时,太阳已经当空,他想马上开始干活儿。可他又想了想:“还来得及呢!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绿阴如盖的桑树下,心想:我先在这里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儿吧。” 2013/4/17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想一想 佩佳是如何失去一天的?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佩佳的一天: 睡觉 在桑树下休息 到果园吃鲜果 跟蝴蝶嬉戏 (什么事也没做) * 理解第七自然段妈妈说的话 妈妈严肃地说:“孩子,虽然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人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现在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中所应了解的一切。’’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这段话是过渡段,在全文中启程上启下的作用。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妈妈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 因为佩佳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所以他失去了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而这个损失时无法弥补的,因此妈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佩佳的妈妈是如何教育他的? 妈妈把佩佳带到刚犁过的田地上、用砖砌成的墙跟前、 面包房、图书馆,让他看看人们在这一天里的劳动的成果。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谈谈你对“失去的一天”是怎样理解的? “失去的一天”指失去了这一天里应该做的一切,而这一切无法再用这一天弥补回来,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这一天已不可能再回来了。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其他人在这一天都做了些什么? 建筑工人: 新砌了墙 拖拉机手: 翻耕麦茬地 面包师: 制作面包 图书馆: 还书、借书 *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1)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2)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1)“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2)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 (1)“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2)“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3)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破折号的作用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品读课文第十自然段破折号的作用 妈妈把佩佳领到一座白色大楼跟前,这里的一切——空气也好,墙壁也好,甚至楼房前面的青草地也好——都散发着面包香甜的气味。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 别人在这一天里做了很多事,而佩佳什么也没做,他能弥补回这一天没做的事情吗? (不能。因为每一天人们都会做很多事,时间是不会倒流的。)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失去的一天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