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会计基础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及其应用.ppt

发布:2016-06-20约1.84万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复式记账法及其应用 3.1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3.2 复式记账法 3.3 主要经济业务举例 3.1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一、会计方法 概念:是指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 3.2 复式记账法 一、记账方法简述 概念: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数额相等的关系。从企业资产与权益的关系来看,在任何一个时点,二者数量上必然保持以下的平衡关系: 三、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会计恒等式左右两方等额增加,即资产增加,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也增加; 会计恒等式左右两方等额减少,即资产减少,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也减少; 会计恒等式左方个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金额相等,即资产中某一项目增加,另一项目减少; 会计恒等式右方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金额相等,即负债中某一项目增加,另一项目减少,或所有者权益中某一项目增加,另一项目减少,或负债项目和所有和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 四、会计科目及账户 1.会计科目概念及分类 概念:指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 分类:会计科目根据会计对象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进行分门别类、分项目的核算。 2.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1)能分类、系统地核算和监督会计内容; (2)会计科目要简明、通俗、易懂; (3)与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经营规模相适应。 3.账户的概念及设置 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4.账户的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划分为左、右两方,每一方根据实际需要分成若干栏次,用来分类登记经济业务及其会计要素的增加与减少、增减变动结果。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边称为借方,右边称为贷方。 5.账户的分类 每一个账户只能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某一方面,不可能对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加以记录,企业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是需要一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体系加以反映的。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1)对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要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在有关总分类账户中进行登记,另一方面要在有关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 (2)登记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时,借贷记账方向必须一致; (3)登记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时,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必须与记入其所属的一个或几个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的合计数相等。 五、借贷记账法 1.记账符号与记账规则 2.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登记方向 所有账户的的借方和贷方都按相反的方向记录,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取决于账户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和账户的性质。 1)资产类账户 2)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3)费用成本类及收益类账户 费用成本类账户 收益类账户 3.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1)会计分录 概念:会计分录是指对每项经济业务,按复式记账法的要求确定并列式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编制举例(教材P39) 2)过账 概念:为了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做会计分录的基础上,还应将会计分录的数据登记到相应的账户中去,这一过程就是过账。 以例2—6为例,假设ABC公司20╳8年1月1日总账各类账户余额如上表,过账如下: 3)试算平衡 概念:根据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的技术方法。 3.3 主要经济业务举例 一、企业的经营活动 企业的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总是表现和反映为一定的资金运动,而资金运动则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阶段。 二、资金投入企业的核算 1.账户设置: 二、供应过程的核算 1.账户设置: 例题见教材P46 四、生产过程的核算 1.账户设置: 五、销售过程的核算 1.账户设置: 六、利润的核算 1.账户设置: 七、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 以银行存款支付股东股利180 000元。 【例3-40】 借:应付股利 180 000 贷:银行存款 180 000 用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100 000元。 【例3-41】 借:短期借款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