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四单元13《和时间赛跑》人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人教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
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有机的统一起来,打造高效课堂。
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课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的情绪。文中“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爸爸妈妈为早日结束“我”的哀痛,告诉“我”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我明白了时间很宝贵;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珍惜时间。通过学习课文,要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学情分析:
学生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设计理念:
1、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2、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进而实现课堂的高效。
教学目标:
1.认识忧、哀等6个生字。会写赛、疼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赛跑、疼爱、排除、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19个词语。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意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意义。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立志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合作、探究中获取信息,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教具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
老师: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感熏陶,导入课题
1,播放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激发学生珍惜时间。
2,激情导入。 这首歌通过时间去哪了?来表达对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的爱,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也是和时间和亲人有关的一片课文。今天我们学习《和时间赛跑》。
3,学生空数,教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成效。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指生读,师纠错。
2,指导书写:“慰”’
师:为什么要用心字底呢?(生:要用心去抚慰安慰别人的心情)
3,表示心情的词语还有哪些?(生:悲伤,忧虑,难过,悲哀,高兴等等)
三.问题设置,探究性学习。
1.师出示:忧伤、哀痛;着急、悲伤;高兴、快乐
师:你们看,课文中出现了这些表达心情变化的词语。我们读这篇课文时就要特别留意作者为什么会忧伤、哀痛?为什么会着急、悲伤?又为什么会高兴、快乐?
同桌互读课文,讨论交流:
第一组心情:(进行“忧”、“哀”的字理教学)同学们连起来想一想,看看课文中谁因为什么事情而忧伤、哀痛呢?
师:外婆去世了。所以忧伤,所以哀痛!
第二组心情:时间过得快,我有点着急和悲伤。
第三组心情:因为和时间赛跑每次都胜过时间,所以高兴,所以快乐。“胜”可以用另外一个字表示吗?(“赢”字理教学)
师:现在请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这些是作者林清玄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中有外祖母去世的——,后来,他看到——,心里有点儿——,于是——,心里——
质疑问难,探究性学习,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2、外祖母过世了,我非常悲伤。在那哀痛的日子里,爸爸是怎样安慰我的?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出示自读提示,(边读边思考:爸爸说了几句话?哪一句话才是真正的谜,把这个谜找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
3、学生交流: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
生:“昨天过去了,就不能回到昨天。”
生:“爸爸不能回到童年。”
生:“我长大了再也不能回到现在。”
4、师:同学们,这四句话当中究竟哪一句是爸爸说的这个谜?仔细地想一想,看那位同学聪明,一下子能找出来。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5、师:爸爸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为什么先说昨天,再说童年,最后说外祖母的一生呢?比如我把爸爸说的那段话改过来,先说把外祖母的一世带走了,再说把爸爸的童年带走了,再说把作者的昨天带走了,想一想。这样行吗?
爸爸先说短的时间,再说长的时间,昨天比童年短,而童年比一生短。
师:昨天悄悄地过去了,童年悄悄地过去了,一个又一个童年过去了,悄悄地,一生也过去了,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无情地把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带走了,永远不会回来了……
6、师深情范读,学生圈画老师读的好的词语。(永远、再也、了)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7. 理解两句关于时间的谚语,体会时间的宝贵。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8.男女生分别读6和7自然段。
感受作者真切的感到时间的流逝的心情。
四,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第8自然段,讨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