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pptx

发布:2017-06-11约小于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试运用“格”字组词,思考“青春有格”的内涵?;青;“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论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1、“行己有耻”的要求: 认识上①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P28 行动上②意味着我们能真正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P28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P28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诱惑,不断增强自制力。 P29;2、“止于至善”的要求: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P29 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P31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P31 ④慎独,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P31;P31探究与分享;(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课堂小结;随堂训练;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 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 的精神状态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 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是说每个人都 能止于至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