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实习》课程教学大纲.docx
《地质填图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GeologicalMappingPractice
学分:4
学时:总学时4周,其中理论0周,实践4周
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
授课对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修读学期:第4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地质教学实习》课程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独立实践环节,通过地质专业实习检验学生对《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相关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深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和知识。
本课程拟达到的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培养学生野外地质填图、编写地质调查报告和编制相关图件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比较系统的学会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方法,进一步理解已学的基础地质理论,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分析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和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1)知识要求方面:能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通过野外现场的反复实践,描述地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素质、能力要求方面:训练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线路踏勘、测量地质剖面、地质填图、采样、地质罗盘和放大镜的使用及记录表达方式;提高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掌握地质报告的编写方法及有关地质图件的绘制方法;逐步提高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热爱地学事业的崇高使命。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1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并将其用于地质工程问题的描述。
课程目标1
0.2
3-1掌握地质工程设计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课程目标2
0.2
4-2能够根据工程岩土体的基本特征,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和开展地质工程专业性实验,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课程目标3
0.2
5-3能够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等复杂地质工程问题,选用或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对专业问题进行模拟与预测,并分析其局限性。
课程目标4
0.2
6-1通过课程设计、野外实习与创新能力拓展等,具备系统的工程实践经历,熟悉地质工程专业相关的政策、技术标准等,能够基于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和正确运用。
课程目标5
0.2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实习动员及实习区基本情况介绍
(1)介绍实习目的、意义和要求;
(2)介绍实习区域的基本情况及实习注意事项。
1天
室内讲解指导
课程目标1、3、5
2
实习准备与行前知识讲授
(1)实习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地质研究程度;
(2)介绍实习方法,野外地质剖面测量与地质填图工作方法,讲述踏勘线路;
(3)成立实习小组,预习实习指导书;
(4)分发实习配备用品,包括地形图、罗盘、GPS、放大镜、地质锤、测绳、野外记录本、剖面记录表格、坐标纸、米格纸、三角板、量角器、小刀、绘图笔、安全帽等。
3天
室内讲解及提前准备
课程目标1、5
3
基本方法训练
阶段1
(1)实习路线勘察,矿物及岩石的鉴定与描述;
(2)测区出露地层时代、岩石地层单位及层序确定;
(3)断层、褶皱、层理、节理以及地层接触关系的识别与描述;
(4)实测地层剖面的方法与信手剖面绘制;
(5)地质路线及地质观察点的布置与编录。
7天
野外讲解指导为主,辅以室内讲解
课程目标1、2、4
4
基本方法训练
阶段2
(1)各种地质素描图的绘制技巧;
(2)了解独立填图基本方法。
7天
室内及野外讲解指导
课程目标2、4、5
5
独立填图阶段
(1)掌握地质填图的方法和要求;
(2)会编写地质测绘设计书以及进行地质界线填绘;
(3)野外记录、样本样品整理。
7天
室内及野外讲解指导
课程目标4、5
6
实习报告编写
(1)编制和清绘各种地质图件;
(2)整理野外全部原始资料;
(3)编制实习区地质调查报告与实习鉴定书。
3天
室内讲解指导
课程目标2、3、5
合计
28
四、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以室内学习和野外实习的方式为主。
内业部分:包括实习动员及实习准备;观看不良地质现象录像和实习报告编写。
外业部分:选择学校附近的一座矿山实地踏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