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期末模拟考试[数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邮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数学试卷(含附加题)
Ⅰ卷(必做题部分 共16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计7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1.若集合,满足,则实数= .
2.已知虚数z满足等式: ,则 .
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
4. 某算法的伪代码如右:则输出的结果是 .
5已知条件p:x≤1,条件q: ,则p是q的 条件.
6.甲、乙两同学各自独立地考察两个变量X、Y的线性相关
关系时,发现两人对X的观察数据的平均值相等,都是s,对Y的观察数据的平均值也相等,都是t,各自求出的回归直线分别是l1、l2,则直线l1与l2必经过同一点 。
7. 已知为坐标原点,,且,,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8. 已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 ___.
9.在0到1之间任取两个实数,则它们的平方和大于1的概率是 。
10.若双曲线经过点,且焦点为,则它的离心率为 。
11.已知数列中,,其通项公式=
。
12. 已知函数是偶函数,则函数图像与轴交点的纵坐标的最大值是 .
13. 三位同学合作学习,对问题“已知不等式对于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提出了各自的解题思路.
甲说:“可视为变量,为常量来分析”.
乙说:“寻找与的关系,再作分析”.
丙说:“把字母单独放在一边,再作分析”.
参考上述思路,或自已的其它解法,可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不恒为零的函数,且对任意满足下列关系式:.考察下列结论:①; ②为偶函数;③数列为等差数列;④数列为等比数列.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_.(请将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
15、(本小题满分14分)某校从参加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60名学生,并统计了他们的物理成绩(成绩均为整数且满分为100分),把其中不低于50分的分成五段,…后画出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求出物理成绩低于50分的学生人数;
(Ⅱ)估计这次考试物理学科及格率(60分及
以上为及格)
(Ⅲ) 从物理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中选两人,求
他们成绩至少有一个不低于50分的概率.
16.(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Ⅰ)当时,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Ⅱ)当时,若,函数的值域是,求实数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长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证:平面.
18.(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且直线l与x轴交于点M,圆与x轴交于两点(如图).
(I)过M点的直线交圆于两点,且圆孤恰为圆周的,求直线的方程;
(II)求以l为准线,中心在原点,且与圆O恰有两个公共点的椭圆方程;
(III)过M点作直线与圆相切于点N,设(II)中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求三角形面积。
19. (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求非零常数c;
(3)若(2)中的的前n项和为,求证:
20.(本小题16分)定义在的三个函数f(x)、g(x)、h(x),已知f(x)=lnx,
g(x)= ,且g(x)在x=1处取极值。
(I)求a值及h(x)的单调区间;
(II)求证:当1x 时,恒有
(III)把h(x)对应的曲线向上平移6个单位后得曲线,求与g(x)对应曲线的交点个数,并说明道理.
江苏省高邮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数学试卷
Ⅱ卷(加试题部分 共40分)
加试题共4题,每题1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
1.设矩阵对应的变换是把坐标平面上的点的横坐标伸长3倍,再将纵坐标伸长2倍的两个伸压变换的复合,求其逆矩阵以及圆在的作用下的新曲线的方程.
2.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6,焦距,过椭圆左焦点F1作一直线,交椭圆于两点M、N,设,当α为何值时,MN与椭圆短轴长相等?(用极坐标或参数方程方程求解)
3. 如图,已知三棱锥O-ABC的侧棱OA,OB,OC两两垂直,且OA=1,OB=OC=2,E是O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