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方院校资源与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工程——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pdf

发布:2017-02-28约7.6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4年9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Sep.2004 第21卷第3期 Journal of Guang,a Teachers Educa(io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ion) V01.21 NO.3 文章编号:1002.8743(2004)03.0079.05 地方院校资源与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工程 — — 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 胡宝清,严志强,廖赤眉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摘 要:明确社会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水平是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基本依据.针对广西区域特点,在考虑各专 业规格、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学制和学时限制,以及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基础上,优化设计资 源与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为推动专业建设与学分制实施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系统工程方法;资源与环境科学 中图分类号:1:90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使高等教育面临的 挑战十分严峻,这些又使高校的课程改革形成信息化、综合化的趋势,并要求具有创新性与极高的素质, 但这些趋势或要求对不同专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课程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需要通过课程体 系设计来进行.地方院校要有地方特色,其宗旨就是学科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学科发展,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办急需专业.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和南博会落户南宁,在西部大开发的 驱动下,又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广西应把握机遇和挖掘潜力,更好地开发旅游、水 力、矿产和中草药等资源,重新调整城镇布局,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和发挥自身物流竞争力优势;同时广西 的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任务等.在这样的形势下,要实现可 持续发展,广西就急需各种层次的规划与管理人才,特别是国土、环境、信息等领域的管理人才,培养这 些急需人才是资源与环境科学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本文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 境科学学院为例,以明确社会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水平为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基本依据,就高师资源与 环境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做一些探讨,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和学分制实施 提供一定依据. 1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工程 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一般包括系统分析和设计.其中,系统分析是进行系统设计的依据,分析以调 查为依据,其目的在于决策;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设计. 1.1 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分析 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分析一般包括对社会需求、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本专业服 务对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本专业教育发展水平、对本专业人才素质结构与特点、对当前课程系统现 状、对专业培养目标、对教学任务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分析.根据教育部课程体系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 在进行课程体系优化时,必须树立的教育观念包括:(1)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 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2)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课程体系改革要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 收稿日期:2(K)4-06.3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胡宝清(1966一),男(汉族),江西临川人,博士后,副教授,主要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80 广西师范学 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1卷 状与趋势;(3)面向问题、面向生产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4)高 师教育要坚持强化基础、加强技能培养、拓宽专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多方面的需要.基于以上教育观 念. 1.2 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设计 任何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从设计的角度看,以方针为依据,以目标为本位,把 培养目标作为课程系统设计的出发点,目标就是要形成专业行为. 1.2.1 课程体系设计的项目确定 在考虑各专业规格、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学制、学时限制,以及课程体系的内部 结构基础上,确定课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