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风民俗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读一读下面的关于节日的诗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 1.描写春节的——《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①描写元宵节的——《生查子》——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 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②描写元宵节的——诗曰——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4.描写清明节的——《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描写端午节的——和端午——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6.描写七夕节的——长恨歌——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7.描写七夕节的——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8.描写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节真好!因为它能让你和最亲爱的人相聚在一起。 关于月亮的古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常建《十五夜望月》) 月 圆 人 圆 (春节)在(正月初一),有(扫尘、贴春联、包压岁钱)等习俗,这个节日的内涵是(辞旧迎新)。 火把节 1、向同桌介绍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文娱活动。 2、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询问长辈,了解春节各个习俗的含义。 在大会上青年男女身穿民族盛装,参加各种竞技活动。在射箭、摔跤、赛马等比赛中的获胜者,总能赢得姑娘们爱慕的目光,如果姑娘对哪个小伙子有意,那么她便会驰马迎向心中的英雄,丢下一块手绢,然后调转马头离去。小伙子则心领神会,躬身拾起手绢,策马追赶姑娘,一旦追上,小伙子就会将一枚戒指珍重地戴在姑娘的手上,一对青年就这样相爱了。 那达慕大会 是蒙古族青年追逐爱情的好机会。 踢毽子 踢毽子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民间体育活动之一,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 猜一猜 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 2003年2月,南京市举办了一次市民论坛,主持人在论坛上进行了“全民表决”,请所有嘉宾在合家团聚、外出旅游、睡觉休息、休闲娱乐 等不同的过年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希望的一种。猜猜看,其中哪一项全票通过?为什么? 猜一猜 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 2003年2月,南京市举办了一次市民论坛,主持人在论坛上进行了“全民表决”,请所有嘉宾在合家团聚、外出旅游、睡觉休息、休闲娱乐 等不同的过年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希望的一种。猜猜看,其中哪一项全票通过?为什么? 写节日风俗或节日活动的文章,可以分为三段来写: 开头→节日事件→结尾 开头:指的是在文章的开头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事件,即写什么节日,要在开头交待清楚明白。 开头→节日事件→结尾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春灯节”,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在4月4日至6日之间。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吃粽子、赛龙舟,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挂菖蒲、艾叶,是为了避邪、驱除瘟疫。 挂菖蒲、艾叶 吃粽子 水调歌头 (节选) 宋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