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风民俗课件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民风、民俗经过了千百年的 大浪淘沙,能够保存到现在的, 必定有其闪光之处。但任何一个 地方的民风、民俗都不可能是尽 善尽美的,其中既有积极、健康 的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属于封建 迷信、愚昧落后的陋俗。这些陋 俗成为人们思想的桎梏,阻碍了 社会的进步。 1. 除夕 —— 农历十二月三十。 2.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3.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4. 清明节 —— 农历二月廿一。 5.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6. 七夕节 —— 农历七月初七。 7.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8. 重阳节 —— 农历九月初九。 扫尘 贴窗花 贴春联 贴福字 守岁 放爆竹 吃饺子 看春晚 拜年 迎财神 包压岁钱 …… 因为“尘”与“陈”谐音,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春联为春节 增添了喜庆气 氛。春联的贴 法是上联贴在 右,下联贴在 左。 福字要倒贴,谐音“ 福到了 ”。 放爆竹吓跑怪兽“年”,过 春节俗称“过年”。 “饺子”与“交子”谐音, 形同元宝,吃饺子象征发财。 包压岁钱吓跑小妖“ 祟 ”,“祟” 与“岁”同音 , 所以称为“压岁钱”。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春灯节”,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 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 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 个重要节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必不可 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吃 粽子、赛龙舟,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挂菖蒲、 艾叶,是为了避邪、驱除瘟疫。 挂菖蒲、艾叶 吃 粽 子 水调歌头 (节选) 宋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 关于月亮的古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常建《十五夜望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成 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是中 秋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 更圆,更明亮。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 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 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 的思念之情。在这天,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 赏月和吃月饼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遥知兄弟 登高 处, 遍 插茱萸 少一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 阳数,故而把九月九日叫做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从很早就 开始过此节日。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 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 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 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这些习俗好吗? 辨一辨 : 1 、很多人在年初五放爆竹迎财神。 2 、清明节去扫墓,给先人扎了很多 房子、元宝、衣物。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 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 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它 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中的绚丽之花。 其他民族的民风民俗 1 傣族泼水节 彝族火把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彝族火把节是火的盛典、火的诗篇、 火的精魂,由此演绎出人们对天空与大地、 高山和原野、黑夜与黎明、青春与爱情的 讴歌。千百年来,彝族人在每年的农历六 月二十四日这天过火把节,火把节活动一 般三至五天,人们每年在节日中,宰杀猪 牛羊、吃砣砣肉大摆欢庆宴,在这期间进 行唱歌、跳舞、摔跤、爬杆、斗牛马等文 体活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