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一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福建省三明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地 理
(考试时间:2009年7月3日上午8:30—10:00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卷不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
?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
?
?
?
?
?
?
1.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2009年,我国某校高一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3题。
3.该生进行了家族人口统计,结果是:“我”辈269人,父辈524人,祖辈106人。根据统计结果,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
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
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4.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理论主要用来指导
A.工业生产和产品的类型
B.农业区域、农业生产和作物种类的配置
C.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D.交通运输和道路的建设
石家庄市原是一个小村庄,后来石家庄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并发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河北省行政中心。据此回答5—6题。
5.石家庄市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开阔 B.矿产资源丰富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D.工农业基础好
6.石家庄的以上变化说明了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
C.一个地区交通方式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D.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不会带动城市的发展
7.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8.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区的气候条件一般是
A.干旱、半干旱 B.湿润、半湿润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读下图,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回答9~10题。
9.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A.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确定
10.若X、Y、Z三个区域地租水平的关系为X?Y?Z,则高楼林立、
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区域最可能是
A.X 区 B.Y区 C.Z区 D.X区和Y区
11.如右图所示甲处有一公共汽车站,那么其返回站的最佳选
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人民日报》2006年7月12日报道:由湖北大学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联合选育的“两优287”,已被农业部专家评为超级杂交稻。该品种填补了我国杂交早稻无国标一级米的空白,解决了我国双季稻产区杂交早稻高产不早熟的难题,较好地协调了熟期、产量、米质的关系。据此完成12—13题。
12.超级杂交稻的培育成功说明
A.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越来越强烈
B.水稻的生长已不受地域限制
C.加大科技投人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D.自然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已不是重要条件
13.双季稻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土壤?? ?? B.地形?? ? C.水热?? D.技术
14.改革开放后.我国先后在沿海及一些大城市开辟了经济技术开发区。我国经济技术开
发区内的工业联系主要是
????A.生产上投入一产出的联系??? ? B.消费市场的联系
????C.单纯的地理空间联系??? D.共用基础设施方面的联系
15.关于右图中阴影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亚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