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站设计与实现.doc

发布:2017-02-28约4.1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站设计与实现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站以课外辅助教学过程需求为依据而设计。分析了课外辅助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流程,从软件工程角度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性的需求分析,并利用UML建模技术对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采用MVC设计模式,基于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了B/S架构下的交互式课外辅助教学网站的客户端应用系统。系统可以分为用户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在线聊天模块、在线测试模块等,搭建了符合实践应用需求的网站平台。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使得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具有了开放性,同时扩展了学生自主学习途径,增加了师生间教学交流机会,为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MySQL;MVC框架;UML   DOIDOI:10.11907/rjdk.161527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2016)00901110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唐坚刚(1962-),男,上海人,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图像处理、网络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张沈兵(1990-),男,江苏南京人,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图象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引言   由于上课时段和地点不灵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被限制[1],并且,大学教师任务繁重,与学生课后接触较少,因此,要重视大学课外辅助教学平台构建。网络教学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2]。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课外辅助教学系统,使得计算机专业课程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有利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教育方式改革的发展[3]。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网络教学起源于西方,与国内相比,国外网络教学发展迅速,已在英国、德国、美国广泛开展,欧盟、加拿大、日本、瑞典及其它国家的网络教学也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目前,国外影响较大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有[4]:①WEBCT(WEB Course Tools):它是一个服务器程序,负责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发布;②Blackboard:它是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以课程为中心集成了网络“教”与“学”的过程,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不同课程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网上虚拟环境。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计算机网络教学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建设,总结起来主要有3个特点[5]:①网站平台已具一定规模,以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为首,带动专业课程教学网站的发展;②适合自主学习的教学平台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③辅助教学平台注重与常规教学资源相互融合,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2网站总体设计   为更好地满足广域网络环境下开展网络教学的需求,并更好地体现计算机课程助学网站的便捷性,本网站总体架构采用B/S模式,再加上网站是搭建在开源平台LAMP基础之上,因此效率高、成本低、资源消耗少。   网站总体逻辑结构采用MVC模式,其MVC模式主要针对应用型网站的开发过程,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服务层。网站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3网站开发平台简介   网站基于LAMP[6](Linux操作系统、Apache[6]服务器、MySQL数据库、PHP[7]编程语言)平台开发,总体架构设计采用MVC[8]模式,并通过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UML[9]统一建模语言对网站的功能模块进行建模。   4网站功能需求分析   网站按照用户角色分为:匿名、管理员、教师和学生4类用户。为了实现课外助学的目标,系统功能主要有:课程管理、在线聊天、讨论区、资源设置、公告发布、在线测试等。本文将应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对上述4种角色的用户进行分析,并以学生用户为例建立用例图。   4.1匿名用户功能   匿名用户能够直接访问网站的门户主页,并且能够浏览平台首页相关开放信息,主要信息包括课程列表、主页公告、课程简介、本站概况等。然而,匿名用户不可以进行用户信息查看、课程选修、在线测验等操作,必须注册后才能拥有相关权限。   4.2管理员功能   系统管理员在登录网站管理界面之后,能够对使用网站的用户进行管理,设定网站各用户的使用权限;能完成对网站的基本框架设计,如建立教学活动区域,分别设置讨论区、作业版块、测试版块和聊天室等;对专业课程和资源设置进行管理;同时管理员还能在网站中发布相应公告,并对网站各部分进行相应维护。   4.3教师功能   教师在登录网站后,能够浏览教学活动区、资源管理、课程管理等版块。在课程管理中,教师可以对课程信息、公告信息、课程教学文件、试题库、作业信息进行相关操作;还能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