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5-02-23约3.3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5

ADDINCNKISM.UserStyle《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0223S02004

开课单位

新闻传播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计算机辅助设计

(英文)ComputerAssistedDesign

课程性质

必修

考核类型

考试

课程学分

2+1

课程学时

34+34

课程类别

专业发展课程(专业核心课)

先修课程

美术基础

适用专业(类)

广告学、艺术学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一)课程简介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本专业(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系统讲解了与广告专业相关的,利用计算机进行视觉设计的必备知识。课程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基础讲述苹果的操作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多媒体(视觉设计)软件的基础知识,包括ADOBE系列的PS,AI和ID等软件基础操作。学习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了解DPI与PPI,使用专业扫描仪扫描广告印刷品文字OCR扫描技术,学习使用校色仪校色显示器,并学会德尔塔评判标准。区分专业制图显示器和非专业制图显示器的方法。了解AdobeRGB与SRGB的区别,RGB与CMYK的区别等。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平面广告在数字印刷中的专业技术,了解平版印刷的工作原理,纸张开本和令数,克数与纸张特性,学会区分轻量涂布纸,道林纸,铜版纸等常见的广告印刷用纸张,了解海德堡(三菱)印刷机的印刷流程,制作预涂感光板的方法,了解四色印刷与Pantone专色印刷的区别,学会使用Pantone色卡,包括使用色彩桥梁,金属色与荧光色的技术方法。了解烫金,镂空,浮雕,特殊图层等四大常见印刷工艺的方法。第四部分主要讲述,部分计算机的硬件工作原理,了解广告设计中的专业制图显卡,并学会在台式机(或笔记本通过外接显卡盒)来架设英伟达Quadro系列或AMD(ATI)Radeonpro系列的专业制图显卡。学习外接设备接口并能通过对应的接口连接外接设备,来完成平面广告的展示和汇报等工作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使用Photoshop进行平面广告的设计与制作。掌握Photoshop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外挂滤镜等的操作。学生能够进行复杂图形的制作与处理、文字排版、位图矢量化处理,图片处理、印前调整、外挂滤镜的使用以及软件的综合运用。

课程目标1:掌握苹果电脑的基础操作方法。

课程目标2:学会利用多媒体视觉设计软件,包括ADOBE系列的PS,AI,Acrobat等软件基础操作。学会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了解DPI与PPI,使用专业扫描仪扫描广告印刷品文字OCR扫描技术,学习使用校色仪校色显示器,并学会德尔塔评判标准。区分专业广告制图显示器和非专业制图显示器的方法。了解AdobeRGB与SRGB的区别,RGB与CMYK的区别等。

课程目标3:学习平面广告在数字印刷中的专业技术,了解平版印刷的工作原理,纸张开本和令数,克数与纸张特性,学会区分轻量涂布纸,道林纸,铜版纸等常见的广告印刷用纸张,了解海德堡(三菱)印刷机的印刷流程,制作预涂感光板的方法,了解四色印刷与Pantone专色印刷的区别,学会使用Pantone色卡,包括使用色彩桥梁,金属色与荧光色的技术方法。了解烫金,镂空,浮雕,特殊图层等四大常见印刷工艺的方法。

课程目标4:学习部分计算机硬件技术,学会在台式机(或笔记本通过外接显卡盒)来架设英伟达Quadro系列或AMD(ATI)Radeonpro系列的专业制图显卡。学习外接设备接口并能通过对应的接口连接外接展示设备,来完成平面广告的展示和汇报等工作等。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掌握苹果电脑的基础操作方法。

课程目标1

0.3

学会利用多媒体视觉设计软件,包括ADOBE系列的PS,AI和ID等软件基础操作。

课程目标2

0.5

学会平面广告在数字印刷中的专业技术。

课程目标3

0.1

学会使用计算机外接设备接口并能通过对应的接口连接外接展示设备,来完成平面广告的展示和汇报等工作等。

课程目标4

0.1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授课、实验室操作、实验与自主探索、案例分析、作品创作。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本课程注重学生的技术操作与创作实践,同时兼顾审美和设计能力的培养训练,由设计需求带动技术操作,由技术操作的熟悉与掌握带动设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在此思路下,实验室操作采用主题专项实验的学习形式,每次实验操作提出不同的命题,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特定要求的图形图像作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实现技术的精进和设计思维的开拓。

(二)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技术原理的启发和掌握,强调学生在认识、理解基础上的探索、创作和实际运用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从而在掌握基本操作基础上能够理解原理,触类旁通,自主探索。

六、教学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