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备课素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4.4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 素材一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可以写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表示[问题导入]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能否用一个简单的式子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化学方程式。 素材二 教学建言
[建1]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入手归纳借助表格对比归纳整理。以4P+5O2P2O5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建言2]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首先要求学生注意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与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是相乘关系计算时切莫忘记乘化学计量数。然后设计问题如下:(1)计算KClO的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2KClO的相对质量。计算过程中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相对分子质量是什么关系?(3)计算化学反应:2KClO2KCl+3O2中反应物KClO、生成物KCl、O的质量比。你认为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建言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材重点介绍了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教师讲解时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最好增设奇数配偶法、设“1”法等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同时还要通过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加以巩固和提高。最小公倍数法:找短线两侧同种原子数目差最大的HgOHg+O中观察短线两侧不难发现氧原子差最大为1反应前有1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氧原子其最小公倍数为2则HgO化学计量数为2那么Hg的化学计量数为2。2.奇数配偶法:先找短线两侧同种原子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且有奇有偶的将最大的奇数配成偶数。例如在C+OCO2+H中观察短线两侧发现氧原子出现次数最多其最大奇数是1所以先在H前配上化学计量数2然后用观察法配平氢原子再配平碳原子最后配平氧原子。设“1”法:设“1”法又叫原子守恒法它适用于配平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时首先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找出一种化学式相对比较复杂的物质把它的计量数看作1以此作为配平起点。例如在Fe+H(气)+H中是化学式较复1”,则Fe的计量数为3的计量数为4那么H的计量数也为4。 素材三 [设计]一、定义: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二、意义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量的方面三、读法:“+”读“和”或“与”;“=”读“生成”四、书写原则: 以科学实验的事实为根据以质量守恒定律根据步骤(1)“写”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式子左右 P + O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2)“配”平化学方程式把单线改成等号并检查 4P + 5O(3)“标”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符号如气体(↑)或沉淀(↓) 4P + 5O 2P2O5
五、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奇偶配平法设“1”法
素材四 课后“练习与应用”变式[1、2题变式]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O B. 2KClO+3O2H2O+O+OMgO2
[答案] C[3题变式]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____H2____O2____H2O (2)____Al+____O____Al2O3
[答案] (1)2 1 2 (2)4 3 2(短线改为等号)3.[4题变式] 地震后灾区人民的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OH)2===CaCl2+Ca(ClO)+2H此反应中的数值为( ) B.2 C.3 D.4[答案] B. [5题变式] 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和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答案] C [5、6题变式]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2 g点燃充分反应后还剩余了3 g氢气则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为( )[答案] A[7题变式] 某干燥剂含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80%(杂质不吸水)理论上14 g干燥剂能吸收水的质量是多少?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OH)2。[答案] 解:氧化钙的质量为14 g×80%=11.2 g设能够吸收水的质量为。+ H2O===Ca(OH)2
56 18
11.2 g x
= =3.6 g答:理论上14 g干燥剂能吸收水的质量为3.6 g。
素材 教材参[教材P117检查站·参考答案]1.2KClO32KCl+3O 2.D[教材P119习题·参考答案]1.D 2.B (1)4P+5O2P2O5 (2)P2O5+3H(3)C+CO2CO (4)2CH3OH+3O2CO2+4H解:2HgO2Hg+O(HgO)m(Hg)m(O2)=[2×(201+1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