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辩证法精缩版.doc

发布:2017-01-13约8.7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唯物辩证法(一)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三、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观点: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分歧: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在三个方面,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3、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二)联系的观点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者;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部分或环节,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把握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又要把握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条件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 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6、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原理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根据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三) 发展的观点 2、发展的普遍性(永恒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1)原理: ①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②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如实地把事物看作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弄清事物在其变化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正确区分新旧事物,支持新事物成长壮大。 3、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原理: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根据(根本原因),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认识事物应首先抓住其内部矛盾;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不能忽视外因;对外因要做一分为二的分析,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克服不利因素,趋利避害; 外因通过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