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PAGE
PAGE8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概述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生命观念——通过归纳法,梳理总结免疫系统的组成,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社会责任——结合实例,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解释常见的免疫现象。
知识点(一)eq\b\lc\|\rc\(\a\vs4\al\co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①定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②实例:抗体、细胞因子(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等。
3.抗原与抗体
概念
特性
抗原
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抗体
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活性的一类蛋白质
特异性
(1)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2)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4)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5)吞噬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它们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6)进入生物体的外来物质都是抗原,抗原都是进入生物体的外来物质(×)
(7)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都能呈递抗原(√)
1.(科学思维)当我们体内上呼吸道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提示:扁桃体和淋巴结都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需要大量的免疫细胞去与病毒体作斗争,而免疫器官就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科学思维)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Ⅰ:斯坦曼发现了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了诺贝尔奖。DC是一种免疫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应答。
资料Ⅱ:当一个入侵者所携带的“非己”标志被识别后,B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分裂,同时分化成不同的群体,对入侵者作出反应。
(1)树突状细胞主要分布在哪里?具有什么功能?
提示:树突状细胞主要分布在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2)资料Ⅱ中“非己”成分在免疫学中称为抗原。B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分裂、分化,说明B细胞表面有相应的受体。
1.归纳概括免疫细胞的来源与功能
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
细胞
巨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吞噬、处理抗原和呈递抗原信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树突状细胞
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造血干细胞
(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激活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细胞毒性T细胞
识别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并使之裂解
B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B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分泌抗体
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2.有关免疫活性物质和溶菌酶
(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2)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如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但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一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细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使细胞壁中的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因此溶菌酶不能叫肽聚糖酶。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C.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D.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解析:选B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A正确;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等,不包括吞噬细胞,B错误;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C正确;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D正确。
2.关于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B细胞、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成熟的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解析:选AB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A错误;巨噬细胞、B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B细胞和T细胞形成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血液和淋巴液中,B、C正确;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都是几类主要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
知识点(二)eq\b\lc\|\rc\(\a\vs4\al\co1())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